中醫方劑

水松皮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本草求原》。

【拼音名】Shuǐ Sōnɡ Pí

【別名】水松樹皮

【來源】

藥材基源:為杉科植物水松的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lyptostrobus pensilis (Staunt.) Koch[Thuja pensilis Staunt.]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剝, 鮮用或曬乾。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000m以下的地區。

資源分佈:分佈于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地, 南京、武漢、上海、杭州等地有栽培。

【性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殺蟲止癢;去火毒。 。 主水泡瘡;水火燙傷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 煎水洗;或煆炭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

1.《本草求原》:殺zi止癢。

2.《嶺南采藥錄》:去火毒。 治皮膚水泡瘡, 搗敷之。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