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拯救你的頭髮
頭髮與健康息息相關。 《頭髮:一部趣味人類史》一書作者、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皮膚學與病理學教授庫爾特?斯坦恩認為, 頭髮就像一座資訊寶庫, 也是身體的一面鏡子, 潛藏著各種健康資訊, 呼籲人們重視頭髮健康。
頭髮問題有三大特點
斯坦恩發表“頭髮就像一座資訊寶庫”觀點時, 列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如果一個人吃了被汞污染的魚, 兩個月後儘管身體已把有毒物質汞排出體外, 但帶有汞元素標記的頭髮卻還在。 這只是一個縮影, 頭髮可提供的資訊遠不止如此。 醫療服務中, 醫生為找出處方藥物不起作用的原因,
人際交往中, 髮型還象徵著地位、權力和財富。 在古代, 不論歐洲還是中國, 王公貴族大都髮型華麗繁瑣, 百姓的髮型則非常簡單。 不僅如此, 頭髮還反映了個人性格特點。 靦腆內向的人, 髮型簡單樸實;張揚外向的人, 髮型多變、顏色各異。
但當下, 頭髮似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健康危機。 美國脫髮協會的資料顯示, 在美國, 35歲以後, 66%的男性、40%的女性出現一定程度的脫髮。 全世界約50%的成年人在50歲左右會長出白髮。 雖然很多人知道脫髮和白髮是衰老的象徵,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楊淑霞表示, 我國目前沒有這方面的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進行對比, 僅有數年前在六個中等城市進行的調查資料, 雄激素性禿髮的患病率男性約20%, 女性約5%。 “目前臨床就診狀態呈現三個特點:一是看頭髮的人群逐年增多, 且以年輕人為主。 這可能與生活水準提高, 人們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去關注自己外貌有關;二是休止期脫髮(多種應激因素引起的正常休止期杵狀發過多脫落, 例如緊張、生活不規律、熬夜、過度減肥)的患者比例高;三是雄激素性脫髮、斑禿的就診人數逐年升高。 ”
究竟是什麼讓國人的髮際線越來越高, 楊淑霞表示, “髮際線升高”是雄激素性禿髮的早期表現。
頭髮是健康晴雨錶
健康的頭髮不僅看著烏黑有光澤, 而且摸上去很順滑。 但由於個體差異, 有些人的頭髮可能先天就發黃、稀疏、粗糙, 如果沒有其他健康問題不需藥物治療。 排除先天因素, 如果一段時間內, 頭髮出現異常, 很可能是身體正在發出健康警報。
沒光澤, 可能是甲減。 排除經常燙髮染髮、熬夜等行為影響, 如果一段時間內, 頭髮光澤變差, 可能是甲亢或甲減所致。 如果同時還有不明原因的疲勞、體重增加或減輕, 需及時就醫檢測甲狀腺功能。
壓力大, 導致脫髮。 一般情況下, 人每天掉100根左右的頭髮都算正常, 且不會影響發量。 可如果頭髮一梳就掉, 或每次洗頭都成把脫落, 就需要重視。 壓力過大是導致脫髮的最常見原因, 但哺乳期大量掉發及患有某些疾病或服用藥物等情況下除外。
發質乾枯、變脆, 提示營養不良。 毛髮基本是由蛋白質構成, 身體長期缺乏營養素, 也會導致頭髮營養不良, 不但脫髮更嚴重, 頭髮還可能出現分叉、乾枯、易斷等情況。
心情差, 頭髮白得快。 我國唐代詩人李白《秋浦歌》中的“白髮三千丈, 緣愁似個長”, 雖是用誇張手法表現了頭髮與情緒的關係, 但用現代科學解釋, 也不無道理。 有研究表明, 心情鬱悶苦惱時, 白髮也會隨之而生。
此外, 頭髮疏密、潤燥、澤枯等狀態還與人體臟腑精血互為影響。 中醫認為, “毛髮乃血液之餘梢、腎臟之華表”。 意思是說, 氣血旺盛則頭髮生長正常, 氣血不足則不能上達頭部而致發白易落。
護髮要內外兼修
如何才能科學護髮?辨證法有句話說得好, “外因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 用到頭髮上也一樣。 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楊希川強調, 想擁有一頭濃密健康的秀髮, 由內而外地調節、打好基礎更為重要。
發質好壞和體內微量元素關係密切, 毛囊中的細胞是人體增長最快的細胞,
洗髮水換著用。 不少人可能都遇到過這種情況:同一款洗髮水使用一段時間後, 感覺效果不如從前了。 這是因為頭皮會對某種成分產生抵抗性, 比如去屑洗髮水或多或少都有去脂抑菌的作用, 用久了頭皮會產生“免疫”。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 建議立即換其他品牌或交替使用。
洗髮水、護髮素別直接抹在頭皮上。 頭皮是毛囊最多、最密集的地方, 洗髮劑或染髮劑中的苯二胺等化學成分可能由此進入體內, 長期如此有過敏、損傷肝腎的風險。正確的做法是:洗髮時,打出泡沫後再抹到頭髮上;染髮時,避免染髮劑與頭皮接觸。另外,護髮素少往頭皮上抹,否則會使頭皮更加油膩不適(去屑護髮素除外),塗到離發根1~2釐米的地方即可。
洗頭時別用指甲撓。頭皮很脆弱,用“抓頭”的方式洗頭髮,可能會越洗越癢。加上指甲縫容易藏匿細菌,如果撓破頭皮,細菌進入容易造成感染。洗頭時應用指腹以劃圓的方式慢慢洗清。
莫頻繁染髮。市面上燙髮使用的產品多含鹼性成分和氧化劑,頻繁使用會破壞頭髮表層,導致頭髮變黃、發脆,失去彈性和光澤。一般情況下,兩次燙髮的間隔時間不能少於半年。 注意防曬。和皮膚一樣,頭髮也需要防曬,過多的陽光照射會使頭髮乾燥易損。建議夏天選擇含有防曬成分的護髮產品,或出門戴遮陽帽。
堅持用溫水洗髮。有人喜歡用很熱的水洗頭髮,但這種做法會損傷頭皮的皮膚屏障,導致大量頭皮屑產生,同時還會傷害毛囊和發質。因此,建議用溫水洗髮,水溫40攝氏度左右最適宜。▲ 長期如此有過敏、損傷肝腎的風險。正確的做法是:洗髮時,打出泡沫後再抹到頭髮上;染髮時,避免染髮劑與頭皮接觸。另外,護髮素少往頭皮上抹,否則會使頭皮更加油膩不適(去屑護髮素除外),塗到離發根1~2釐米的地方即可。
洗頭時別用指甲撓。頭皮很脆弱,用“抓頭”的方式洗頭髮,可能會越洗越癢。加上指甲縫容易藏匿細菌,如果撓破頭皮,細菌進入容易造成感染。洗頭時應用指腹以劃圓的方式慢慢洗清。
莫頻繁染髮。市面上燙髮使用的產品多含鹼性成分和氧化劑,頻繁使用會破壞頭髮表層,導致頭髮變黃、發脆,失去彈性和光澤。一般情況下,兩次燙髮的間隔時間不能少於半年。 注意防曬。和皮膚一樣,頭髮也需要防曬,過多的陽光照射會使頭髮乾燥易損。建議夏天選擇含有防曬成分的護髮產品,或出門戴遮陽帽。
堅持用溫水洗髮。有人喜歡用很熱的水洗頭髮,但這種做法會損傷頭皮的皮膚屏障,導致大量頭皮屑產生,同時還會傷害毛囊和發質。因此,建議用溫水洗髮,水溫40攝氏度左右最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