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子草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拼音名】Yāo Zi Cǎo
【英文名】all-grass of Lance Herminium
【別名】雙腎草、腎囊草、秤砣草、蛇尾草、蛇含草、雞心貝母、人頭七
【來源】
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蛇尾草的塊根及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erminium Lanceum( Thunb.) Vuijk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 洗淨, 曬乾。
【原形態】叉唇角盤蘭, 多年生草本, 高10-75cm。 塊莖小, 近圓球形, 肉肉。 莖纖細, 中部具3-4枚葉。 葉條狀披針形, 先端急尖或漸尖。 總狀花序狹圓柱狀, 花密集, 具10-40餘朵, 長5-20cm;花苞片小, 披針形, 短於子房;花小, 綠色, 萼片卵狀長圓形, 長2.5-4mm, 先端急尖或稍鈍, 1脈;花瓣條形, 不裂, 急尖, 短於或近等長於萼片, 1脈;花瓣條形, 不裂, 急尖,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草地。
資源分佈:分佈於全國各地。
【性味】味甘;性溫
【功能主治】益腎壯陽;養血補虛;理氣除濕。 主虛勞;眼目昏花;陽痿;遺精;睾丸腫痛;白濁;白帶
【用法用量】內服:8煎湯, 6-15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塊根及全草:味甜, 性平。 有補腎強筋、潤肺抗癆、止血的功能。 用於肺結核、跌打、筋骨勞傷、刀傷出血、虛勞、貧血、兩眼昏花。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