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春節出行久坐不喝水不可取

一年一度的春運又要來到了。 每年這個時節的春運不僅僅是對鐵路運輸部門的一個挑戰和考驗, 那麼漫長的旅程, 對春節回家者而言健康也是種極大的危險考驗。 除了要做好預防呼吸系統和心腦血管系統的疾病之外, 對於預備出行的人們還要特別的注意預防情緒障礙——也就是這個“旅途性短暫精神障礙”。 而我們在長時間搭乘各種各樣的交通運輸工具時, 勢必會久坐不動的, 這樣一來就極有可能會導致下肢深靜脈血栓、酸脹疼痛等病症的發生, 甚至會出現水腫麻木的情況。 對於老人而言,

比較嚴重的還容易造成肺栓塞, 甚至引發心搏驟停等意外的是情況。

為少上廁所不喝水不可取

車上的如廁問題是個大麻煩, 遇上高峰期, 一堆人在廁所門口排隊。 有的人為了省事, 乾脆少吃少喝, 想上廁所時也儘量憋著。 對此, 醫院泌尿外科專家表示,

為了避免上廁所而不喝水的做法是錯誤的, 建議大家還是正常喝水、排尿, 不要等到已經憋得不行了, 才去廁所。

專家表示, 喝水少、憋尿, 都會給泌尿系統帶來負擔。 尿液在膀胱內儲存過久導致細菌繁殖, 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同時增加產生結石的幾率;長時間憋尿還會引起尿液返流導致腎盂腎炎, 嚴重者還會影響到腎臟功能;憋尿後還可能發生排尿性暈厥或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等。 據研究報告顯示, 有憋尿習慣者, 患膀胱癌的可能性要比一般人高。

“因此, 應該儘量不憋尿, 有尿意時及時排泄。 在長時間旅途之前應上廁所, 提前解決排尿問題。 ”專家表示, 如果迫不得已憋尿的話, 則應避免憋尿時間過長, 找到合適時機及時排尿,

如長途汽車可每2-3個鐘讓司機停車休息上洗手間, 火車及飛機可提早排隊上廁所。

長時間憋尿後會發生排尿困難, 可考慮對恥骨上區進行熱敷幫助排尿。 排尿後應注意及時補充水分, 增加排尿次數來降低泌尿系統發生感染的幾率。 同時, 長時間憋尿後排尿應注意起身或站立不要速度過快, 排尿時不要過度用力, 避免排尿性暈厥的發生。 若無法自行排尿或有其他不適, 應及時就醫以免產生不良後果。

多活動避免下肢靜脈血栓

在春運路上, 很多人肯定都有這樣的感受:下車感覺腿特別沉, 腿腳有時都浮腫起來。 專家提醒, 綜合以往治療春運病人的經驗, 久坐不動導致下肢深靜脈血栓、酸脹疼痛, 甚至水腫麻木的情況很常見。

長時間搭乘飛機、火車或長途汽車時, 下肢很容易受傷, 足部、腿部易浮腫, 嚴重的可出現血栓, 若脫落隨著血液運行到心臟或肺部, 甚至會導致死亡。 專家解釋說, 這是因為許多乘客長時間局限在狹小的座位中, 血液集中在雙腿下段, 出現深部靜脈血栓的概率大為提高。 而且密閉的機艙或擁擠的車廂裡的空氣濕度很低, 容易使血液濃度上升, 血液迴圈受阻, 也容易造成血管堵塞。

其實, 在交通器狹小的空間中, 還是有辦法活動筋骨的。 坐著的乘客可以每一兩個小時起身, 原地踏步、活動腳踝、小腿, 促進血液迴圈。 站著的乘客可以做下蹲, 甩甩手, 動動脖子。 需要提醒的是, 乘坐交通工具出行, 最好不要穿緊身衣褲,

要穿寬鬆衣服。 另外, 也不要穿高跟鞋, 最好穿方便行走防滑的鞋子。

如果在旅途中出現下肢疼痛、呼吸困難等難以說清楚的症狀, 咱們應及時去採取措施, 因為這些症狀很有可能是血栓疾病的發病前兆, 絕對不能拖延這時我們就要儘量避免運動, 在車廂中找到一個可以平躺的地方, 把下肢儘量的抬平, 並求助列車中的乘務人員儘快送到醫院去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