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嘴唇與臟腑的對應位置及關系(圖)

任脈、沖脈、腎脈等, 其循行與口唇相近, 說明唇與臟腑關系都很密切, 故唇可反映臟腑精氣狀況, 觀唇能預知疾病。 現代醫學也認為唇有豐富的毛細血管,

能靈敏地反映內臟的疾患。

將口微閉, 自兩口角畫一橫線, 再自鼻中溝經上、下唇中央畫一垂直于兩口角的豎線, 將口唇分成四等份, 再劃兩條過直角中點的斜線, 將口唇分成了八等份, 每份為一個八卦方位, 每個臟或腑分配在一個方位上, 然后根據每個方位上的形態、色澤等來判斷生理、病理變化。

乾1——屬肺、大腸。 肺熱發燒病人, 多在口唇下方起皰疹。

坎2——屬腎、膀胱。 急性腎炎的病人此處紅紫, 慢性腎炎的病人此處暗黑。

艮3——屬上焦、膈以上, 胸背部、胸腔內臟器、頸項、頭顱、五官。 凡是上焦火旺的病人此處易起皰疹、口角潰爛。

震4——肝膽區。 凡是肝膽有濕熱、瘀熱、肝膽火旺者, 均有皰疹或腫脹、痛、癢等。

巽5——屬中焦。

凡是中焦疾患(包括膈肌以下, 肚臍以上, 上肢部, 腰背部及其內臟器官)均在此處有脹腫、皰疹等。

離6——屬心、小腸。 凡心經有熱、小腸經有熱, 鼻唇溝右側起皰疹。

坤7——屬脾和胃。 凡是脾、胃有病的均在此處有皰疹或紅腫。

兌8——屬下焦(包括臍水平以下小腹部、腰骶部、盆腔、泌尿生殖系統)。 凡是下焦有濕熱、瘀血者, 均易在此處起皰疹、腫脹、爛口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