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

按摩養生 輕鬆按出好“胃”來

1、按摩三足裡

缺酸症一般是在吃飯之後立即感到胃部不適。 足三裡——位於膝蓋下方, 小腿肌腱外側的穴位。 用力按摩足三裡穴,

會覺得有疼痛感一直延伸到腳尖。 並且還可以用炙條(藥店裡有賣)炙烤3-7次。

2、按摩胃腸點

胃酸過多一般是在空腹的時候, 或者是吃飯後過了一會才感到胃部不適。 胃腸點——位於手掌一側, 手腕上方凹陷處的穴位。 腦膜區——位於手背一側, 中指和無名指之間區域的穴位。 用發針或牙籤來按摩這兩個穴位的話, 會更具功效。 按摩刺激這兩個穴位, 如果不到位反而會有副作用, 所以要注意每次按摩到有疼痛感即可。 第三癘——位於腳上第三腳趾趾根中部的穴位。 以上穴位, 用炙條炙烤3-7次效果最佳。

3、按摩梁丘穴

梁丘穴在膝蓋骨附近。 腳用力伸直, 膝蓋骨的外側(小腳趾方向)會出現細長肌肉的凹陷。 朝著大腿用力壓這個凹陷的上方看看,

應會有震動感, 這就是梁丘穴。 以指壓刺激此穴, 朝大腿方向加壓時, 震動較強, 可用大拇指用力地壓。 微弱的刺激無法止住突然發生的心窩疼痛。 這種狀況的要訣是:用會痛的力量用力加壓。 每次壓20秒, 休息5秒再繼續。 如此重複幾次, 疼痛便會漸漸消退, 這效果確實是不可思議。

4、揉肚臍

用一隻手的掌心貼附肚臍, 另一隻手疊在上面, 順時針方向以畫陀螺的方式柔和地邊按邊摩擦, 由肚臍逐漸均勻畫圈至全腹, 約80—100下, 再倒回到肚臍, 再按摩80—100下。 可雙手交換, 逆時針方向以同樣的方式再按摩一遍。 腹部按摩能改善腸胃功能, 讓腸胃受到負載壓力, 如果長期堅持, 腸胃排泄也能有所改善。 建議在晚上上床後按摩, 按摩時, 既不要空腹也不要脹肚。

其他方法

1、叩齒

牙齒功能對人的健康影響很大, 要健脾胃必須保護好牙齒。 叩齒法非常簡單實用:你只需摒除雜念, 全身放鬆, 口唇輕閉, 然後上下牙齒有節律地互相輕輕叩擊36次即可。

2、倒立

平躺, 從腳底→腳跟→小腿後面→兩腿彎→大腿後面→腰部→背部→後頸,

依次支撐起身體, 保持5秒後, 緩慢放下。 每日可做2~3個迴圈。 呼吸以自然為主, 也可採用腹式呼吸。

3、呼吸按摩

平躺在床上進行, 吸氣時要儘量深吸氣, 用力讓腹部、肺部充滿氣, 但不能停止, 還要盡力吸氣, 當腹部無法再吸入空氣時屏息3—5秒左右的時間,

再將腹部和肺部的氣緩緩吐出, 吐氣過程不能少於8秒鐘。

4、保健操

第一、兩手相疊於上腹部, 以胸骨柄劍突下為中心, 按順、逆時針方向揉摩各30~50次;第二、然後同法在肚臍(即神厥穴)周圍揉摩各30~50次。 3、此外, 追加揉摩兩腿足三裡穴(膝蓋骨外側下3寸, 脛骨外側上凹陷處)50~100次。 上述按摩每天早晚進行兩次。

健康小貼士:

按摩好處多!按摩對循環系統的作用按摩具有擴張血管, 促進血液迴圈, 改善心肌供氧, 加強心臟功能的作用;按摩對呼吸系統的作用一通過對穴位、經絡、神經等的刺激及傳導作用, 影響肺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