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 切莫輕信秘方、偏方

■新快報記者 梁瑜

實習生 鄭祖瑤 通訊員 張燦城 陳楊

腰痛就是腰椎間盤突出症?別亂自診!

腰椎間盤疾病成為纏繞不少現代人的煩惱,甚至造成腰腿劇痛、寢食難安。 但是,腰痛並非就一定是腰椎間盤突出症。 而一旦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症,不同的突出程度可選不同的治療方法。 對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症可手術治療,而微創手術則要慎選適應症。

謹防被 “民間秘方”矇騙

今年春節前,廣西的陳先生因為腰部嚴重疼痛、坐臥難忍就醫,被確診為腰間盤突出症且髓核已脫出後,他因為怕手術而用偏方,天天在腰部敷中藥。

然而一段時間後,背部皮膚潰爛,腰痛卻沒有緩解,打止痛針也沒用。 不得已,他才來到廣州再次就醫。 由於陳先生背部皮爛又急於緩解疼痛,只能先通過微創手術先做腰椎間盤減壓,待皮膚潰爛痊癒後,再進行開放手術治療。 專家表示,陳先生這樣的嚴重程度,靠非手術手段是無法緩解的。 病人若早點接受手術,就不用受那麼多苦了。

“由於缺乏醫療知識,不少病人該做手術不願做手術,卻偏信各種秘方、偏方,延誤治療。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華僑醫院)骨科林宏生教授對新快報記者介紹說,常見的不靠譜的做法包括在腰背部敷中藥、用小銀針挑腰部的皮下組織、號稱能徒手或用工具將突出的腰椎間盤推回去等。

他指出,腰椎間盤突出症是一種常見病,發病年齡涵蓋青壯年到老年各個年齡段。 腰椎間盤突出由輕到重可分為膨出、突出和脫出三種,可通過MRI、CT分辨。 膨出、突出和脫出的治療方法不同:80%-90%的腰椎間盤突出為輕中度,病程短的話可通過睡硬板床、休息、理療、針灸、熱敷、服用消炎止痛藥、腰椎牽引等非手術手段緩解;症狀重的單純突出患者,可採取化學溶解酶、膠原酶注射或射頻消融等微創治療手段,減少內容物的容積和壓力、減輕症狀,但化學溶解酶注射因副作用太大而幾乎不用,而注射膠原酶的療效也不確切。

微創手術優點多但非萬能,須選對適應症

林宏生介紹,現在對症狀重的單純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更傾向于用椎間盤鏡、椎間孔鏡等內鏡進行手術,拿掉突出部分,做椎管內減壓和神經根松解。

相比傳統的開放手術,脊柱微創手術有切口小、出血少、對椎旁肌肉的損傷小、定位精確、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等優點。

但是,微創手術也不是萬能的。 林宏生指出,有些腰椎間盤突出症微創手術效果不好,若排除術者技術的原因,問題就出在沒有選好適應症。 所以微創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效果好壞關鍵取決於是否掌握好適應症。

另外,微創手術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微創手術的風險與標準開放手術相當;適應症選擇不當,微創容易減壓不徹底,術後殘留部分症狀;微創雖然對脊柱穩定性沒有太大的干擾,但是對脊柱的穩定性也沒有加強作用;沒有完全摘除椎間盤,術後椎間盤可再生,部分病人可出現復發,尤其是年輕人。

“我們現在也有方法降低復發幾率,例如使用纖維環縫合器,一定程度降低了復發率。 ”林宏生表示,可以採用微創的,儘量採用微創治療,必須開放手術治療的,就不應勉強採用微創。 若症狀重且合併椎管不穩、嚴重椎管狹窄等,還是需要開放手術。

腰痛就是腰椎間盤突出?還可能是別的

有的人一有腰痛,就認為自己是腰椎間盤突出,導致亂投醫。 而一些不良遊醫,也看准病人對腰椎間盤突出的恐懼而將一般的腰痛說成腰椎間盤突出。

“其實,腰痛最常見的原因包括腰肌勞損、腰肌扭傷、腰椎小關節紊亂、腰椎間盤突出症等,其中腰肌勞損導致的腰痛最常見。

”林宏生指出,腰肌勞損與腰椎間盤突出的痛不同。 腰肌勞損的腰痛表現為肌肉痛,勞損那側的肌肉緊張、發硬,腰椎往往向痛側彎;腰椎間盤突出症除了腰痛,常因合併神經根受壓有麻痛放射到下肢的表現,疼痛劇烈時會讓人痛得坐立、寢食難安。 “有的人的疼痛是緩慢進展的,有的人則因為一個噴嚏、碰撞而導致突然腰椎間盤突出而痛苦不堪。 ”

老化難免

關鍵護腰有道

林宏生介紹,人體的腰椎間盤機能在25歲後就會走下坡路,因此應學會保養腰部:

一、應保持良好坐姿。 正確坐姿應是腰部挺直,與雙大腿呈90°,雙大腿與雙小腿呈90°,上臂自然下垂,與前臂呈90°,避免窩坐的不良坐姿。

二、一種姿勢不要持續太長時間。 站立、坐臥,都不應該持續長時間,應定時變換體姿。

三、注意搬物姿勢。 搬東西時不要彎下腰借腰力搬,而應蹲下利用腿部力量再搬。

四、適當做腰肌鍛煉。 跑步、游泳可很好地鍛煉腰肌,呼啦圈、仰臥起坐並沒有鍛煉腰肌的作用。

五、睡硬板床或選擇較硬的床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