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耳朵無端在發熱 背后有人議論嗎

人作為一種恒溫動物, 有著完善的體溫調節機制。 當所處的環境溫度改變時, 靈敏的體溫調節中樞便會通過控制產熱過程和散熱過程, 來維持體溫的相對恒定。 其中, 血液循環起著重要作用。

我們的兩只耳朵凸出體表, 內外都被皮膚包裹, 但皮下的毛細血管卻密密麻麻, 阡陌交錯, 進而形成豐富的血管叢。 這樣的結構特點決定了耳部的血流量可以在很大范圍內變動, 因此造成耳部熱量的波動也會很大。

比如劇烈運動結束后, 耳朵會發熱。 這就是因為平靜下來的肌肉所需血液減少, 在心臟的搏動尚未恢復正常頻率之前, 多余的血液就會涌向其他部位, 流經耳朵的血液同時帶來了熱量, 耳朵自然就會發熱。

冬季從寒冷的室外回到溫暖的室內時, 我們的耳朵也會變得又紅又熱。 這是由于在室外低溫下收縮的耳部血管在室內因溫度上升而擴張,
血流加快, 從而導致耳朵發熱。

當人們在進行考試或解決難題等高強度的腦力勞動時, 耳朵也會發熱。 這同樣跟血液循環有關。 活躍的大腦有賴于連接大腦和軀干的頸動脈輸送源源不斷的氧氣和養料, 有些血液流進大腦之前會順便到內耳里“逛”一圈, 這樣, 耳朵的溫度也隨即升高了。 據此, 有些科學家認為通過測量耳朵的溫度還可以了解大腦的活躍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