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中藥喝涼的到底可以嗎

中藥一般應該是需要喝熱的還是冷的呢?這個的話其實有很多種情況, 對此一知半解的人也很多, 有些人覺得喝冷的會影響中藥的療效, 不過也有人認為冷的中藥更好。 事實上是喝熱的還是喝冷的要看中藥本身, 主要是要看藥性、病情、病人的體質甚至還有氣候天氣的原因, 所以不能夠一概而論, 主要要看具體的患者的情況還有中藥的情況才行。

很多人都喜歡在中藥煎出來後趁熱服下, 怕放涼了失去療效, 也有人認為冷服比熱服好, 那麼到底是冷服好還是趁熱服好呢?應該說中藥煎劑是冷服或熱服應根據病情、藥性、季節、以及體質等多方面來決定, 不應一概而論。 一般情況下, 屬於溫中散寒、補益虛弱的藥劑(即用於治療臟腑虛寒、體質虛弱的溫熱藥及補藥)應趁熱或將藥溫熱後服用。 如艾附暖宮湯、補中益氣湯、理中湯、四逆湯、小建中湯及附子、甘薑、肉桂、小茴香、人參、杜仲、鹿茸、狗脊等中藥均宜溫熱服用,

這樣能更好的增強這些方藥的治療效果。 一些清熱、解毒、降火的藥劑(即治療臟腑實熱、熱入營血, 高熱驚厥、中暑的藥劑)如清營湯、白虎湯、清胃散、導赤散、清瘟敗毒飲、化斑湯、六一散等及中藥生石膏、知母、梔子、龍膽草、大黃、芒硝、寒水石、冰片、牡丹皮、黃柏等中藥宜冷服, 這樣可以增強藥物的清熱降火、解毒通利等功能。 但對一些高熱而導至津液耗損、極度虛弱及休克等病人, 應根據情況溫服中藥煎劑。

此外, 還應根據服藥季節及患者體質狀況決定。 如寒冷季節、老年人、兒童及孕婦和久病體衰的病人宜將藥液溫服。 反之則影響不大。 對於一些理血活血、舒肝解鬱、驅濕除風、通絡、驅蟲、除積等方藥冷服及熱眼對療效無明顯影響,

可根據病情自行選擇。

不過中藥本身也是能夠大致總結一下的, 比如說像是體質虛弱的人喝的藥還有補藥之類的這樣補益虛弱的重要就是需要喝熱的才行。 還有的比如說一些清熱解火的或者是解毒的藥的話一般就是需要冷服了。 還有的還要看天氣, 有些藥也是冷熱都不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