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顯脈旋覆花的功效是什麼?

顯脈旋覆花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草本植物, 這種植物可以開出白色的小花, 氣味有淡淡的幽香, 而且其中含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可以進行入藥可以有效治療一些身體疾病, 一般可以用於消腫止痛, 對於身體疼痛也有一定的緩解功效, 對身體非常好, 而且還可以有效治療一些身體疾病。

顯脈旋覆花的功效

性味功效:味辛;苦;性溫。 祛風濕;通經絡;消積止痛。

形態特徵/顯脈旋覆花

多年生草本。 根狀莖粗短, 有單生或少數簇生的莖, 及被長茸毛的芽。 莖直立, 高20-70釐米, 基部徑約2-3.5毫米, 全部被開展的、上部被極密的具疣狀基部的黃褐色長硬毛, 上部或從中部起有細長分枝, 下部有較密的葉;節間長2-4釐米, 或在莖上部更長。

葉多少開展, 橢圓形、披針形或倒披針形, 基部葉較小;下部和中部葉長5-10顯脈旋覆花

釐米, 寬2-3.5釐米, 下部漸狹成長柄, 邊緣從中部以上有淺或明顯的鋸齒, 上部急狹, 頂端稍尖, 兩面有基部疣狀的糙毛, 但葉脈在下面有開展的長密毛;側脈約4對, 彎曲, 幾與下部葉緣平行;上部葉小, 無柄。 頭狀花序在枝端單生或少數排列成傘房狀, 徑1.5-2.5釐米;花序梗細長。 總苞半球形, 長6-8毫米;總苞片4-5層, 外層稍短。

橢圓披針形, 上部或頂端葉質, 被長糙毛, 下部革質, 但最外層常較長, 橢圓狀或線狀披針形, 全部葉質, 內層線狀披針形, 頂端紫紅色, 近膜質, 有柔毛和緣毛。 舌狀花較總苞長2倍, 舌片白色, 長8-9毫米, 線狀橢圓形;管狀花花冠長5-6.5毫米, 黃色, 有尖卵圓三角形裂片;冠毛白色, 後稍帶黃色,

約與管狀花花冠等長有達20個糙毛。 瘦果圓柱形, 有細溝, 長2-2.5毫米, 被絹毛。 花期7-10月, 果期9-12月。

此種有相當大的變異, 特別是頭狀花序的多少和大小, 總苞片內層與外層長度的差別, 內層總苞片葉質部分的長短和葉形等, 常不完全一致。 但從毛茸、舌片形狀、顏色等來看, 仍以作為一種為適宜。 此種外形極似紫菀屬的一些種, 在該屬中, 僅與產於不丹的西孟旋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