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素食很健康 一周適宜一次

生活水準的日益提高, 都市人脂肪、蛋白脂、糖分攝入過多, 造成了營養過剩, 不僅導致肥胖, 還引起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 因此, 有不少人開始明顯減少吃肉甚至開始吃素。 專家表示, 適當減少肉食攝入, 一週一天吃素或一天一餐吃素, 這種飲食的方式可降低膽固醇, 減輕腸胃負擔, 延年益壽。

素食主要是指以蔬菜、水果、豆類、穀物、種子和堅果等植物類食品為主的飲食習慣。 荔灣區中醫醫院消化科主治中醫師王智勇說, 這些素食營養容易被消化和吸收, 而肉食在胃中不易消化, 甚至進至大腸時尚有大部分未消化或只是一半消化。

從人體的解剖結構講, 人體的腸道與草食動物相似, 而與肉食動物不太一樣, 肉食動物的胃酸是人類的二十倍, 如此強酸環境才足以消化肉與骨頭。

王醫生認為, 動物被屠宰時, 因憤怒、恐懼、哀傷、痛苦、掙扎, 會產生大量有毒的分泌物,

人吃了這樣的肉, 會把毒素也吃進自己體內, 加重腎臟、肝臟等排毒器官的負荷, 使人易患病及容易衰老。

另外, 素食中含有大量纖維素, 能刺激腸蠕動加快, 利於通便, 使體內有害物質及時排出, 降低了有害物質對腸壁的刺激損害。

素食的不足

維生素A缺乏, 還易患結石

雖然素食有諸多的好處, 但完全素食可導致缺鐵性貧血和缺鈣。 攝入過多的蔬菜也會有危害, 比如菠菜、青菜、芹菜、番茄等含有較多的草酸, 與其他食物中的鈣結合, 容易形成草酸鈣結石, 這就是很多喜歡吃素的女性易患結石病的原因之一。 同時, 素食者往往維生素A、維生素E攝入不足, 這兩種維生素缺乏, 使膽囊上皮細胞容易脫落, 從而導致膽固醇沉積,

也容易形成結石。

此外, 完全吃素會導致食物成分比例失調, 會造成動物蛋白質攝入不足, 即使補充了豆類等的植物蛋白, 其吸收和利用都遠不及動物蛋白。 當完全素食者蛋白質攝入不足時, 體內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就會失衡, 會引起免疫力下降、貧血、消化不良就會接踵而來。 有關部門曾對一些“出家人”做了專門營養調查, 分析結果表明, 他們基本上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症, 免疫機能較弱, 容易患各種傳染病。

都市人工作壓力大, 要保持充沛的精力, 每天應該吃適量的蛋白質和脂肪, 合理膳食, 葷素搭配, 才能免受疾病困擾。

解決辦法

一週一天素或一天一餐素較合適

據記者瞭解,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腦病科主任醫師劉曉俊曾經整整一年吃素。

他說, 完全吃素需要極大的毅力, 特別難堅持。 在我國的飲食文化下, 飯局聚餐肯定是少不了, 一旦你吃素, 朋友慢慢會疏遠你。 有一次, 劉主任的一幫好友聚會, 特意為了一位朋友點了一大桌菜, 結果這位朋友說自己吃素不吃肉, 原本一場熱鬧的聚餐, 因為這朋友吃素, 大家都有點掃興。 從此以後, 好朋友聚餐就很少再叫上這吃素的朋友了。

除了在餐桌上掃興外, 純吃素實際上還是不能滿足城市快節奏的需求。 劉主任說, 由於吃素, 不沾一點葷腥, 胃腸排空快, 特別容易餓, 所以吃素那會兒飯也吃得特別多。 吃素不但沒有減肥, 反而多長了20斤。

劉主任說, 比較現實且合適的做法是一週一天素食或一天三餐中有一餐是素食,

這樣一來, 葷素合理搭配, 既避免了過多的脂肪油脂攝入, 同時又使營養全面, 這才是養生益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