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馬拉松急救知識是什麼

馬拉松是很多國家都會進行的一個體育賽事, 因為馬拉松象徵著一種不放棄不拋棄的體育精神, 但是很多人的身體素質不是很好, 於是在進行馬拉松比賽的時候就會出現一些狀況, 所以說對於一些參加馬拉松的人們來說掌握馬拉松急救知識還是很有必要的,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馬拉松急救知識有哪些呢?

常見的運動猝死, 實質就是心室異常顫動後, 心臟會短暫地停止跳動、停止供氧, 而人類的大腦只貯藏了大約10秒的氧氣。 如果不能及時除顫, 每晚1分鐘, 存活幾率便降低7%至10%。 如果10分鐘後還得不到有效救治, 生還希望就十分渺茫。

在2007年至2013年期間, 共有221176人次參加了東京馬拉松賽, 發生了7例心臟驟停事件, 平均每3.2萬人中便有一例。 在日本所有的馬拉松選手心臟驟停案例中, 男性比例高達97%, 其中40至60歲的中老年人占到70%以上, 堪稱最高危人群。

另一組資料則有些出人意料。 最容易發生心臟驟停的是跑速每小時9至12公里, 也就是全馬完賽時間在3.5到4.5小時的“業餘高手”, 且52%的悲劇發生在最後10公里衝刺階段。 “對成績有一定要求, 但心肺功能達不到如此高度的人是最危險的。 ”田中教授說。

跑馬拉松時如何避免心臟驟停?田中教授給出了三點建議:日積月累地鍛煉, 不要賽前“臨時抱佛腳”;比賽前一天不要醉酒, 進入脫水狀態;比賽時多注意脈搏, 若異常變快, 就要放慢速度。 不過, 根據以往的案例, 發生心臟驟停的患者在胸口感到疼痛前不會有太多徵兆, 而胸痛至倒下往往只有幾秒鐘時間, 堪稱防不勝防。 所以, 危險發生後的急救就顯得至關重要。

如果跑步時身邊的人心臟驟停倒下了,

我們該怎麼辦?絕大部分跑友想到的或許是“掐人中”或嘴對嘴的人工呼吸, 但這些其實都是“無用功”。 正確的做法是第一時間按壓胸部, 幫助心臟恢復跳動, 同時呼叫周圍的醫護人員。

如果你的身體不是非常的強壯, 身體素質也不足以支撐你去參加馬拉松比賽, 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還是不要參加為好, 但是如果你非常喜歡馬拉松這項運動, 那麼你一定要對馬拉松急救知識這方面有所瞭解才行, 不要用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在生活中, 也要學會強身健體才行, 多進行一些體育運動, 讓自己處於一個非常健康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