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剖宮產生二胎至子宮破裂!最好間隔2至3年

了解到, 北京婦產醫院急診每年大約能接診10例左右來子宮破裂的孕產婦。 范玲說, 這個數字也許與外地比起來不夠震撼, “這可能與北京市孕婦普遍重視圍產保健有關。

”今年開始, 本市開始實行“單獨二孩”政策, 很多“單獨”家庭都準備養老二。 有過剖宮產史的媽媽再懷孕都特別擔心。 其實, 子宮破裂不是單獨二孩政策實施后才出現的新情況, 曾經做過子宮肌瘤手術的、曾經做過流產手術的女性, 只要子宮上有瘢痕就存在這種風險。 “前兩年, 我們收治過幾例子宮破裂的孕婦, 她們都曾經做過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手術。 ”范玲說, 微創手術剔除子宮肌瘤都是用“電刀”止血, 這種止血方法往往不如開腹手術那么“結實”, 這樣的女性如果在術后比較短的時間內懷孕, 子宮破裂的風險就大。 兩年前, 在北京市婦產科學術年會上, 婦產科專家共同討論了相關問題,
并建議婦科醫生在給準備懷孕的女性做肌瘤手術時, 要提醒她們間隔一段時間懷孕, 之后因為微創肌瘤手術后短期懷孕而子宮破裂的情況明顯減少。

因為種種原因, 現在做人工流產的女性數量不少。 人工流產看似沒有剖開子宮, 但是在用器械清宮時, 如果子宮發育先天有缺陷或者醫生操作手法不當, 就有可能造成子宮穿孔、甚至將腸管吸進子宮, 這樣比較嚴重的問題醫生多數當場就能發現。 但是清宮對對子宮造成的損傷比較小, 患者沒有明顯的主訴癥狀時就很難發現, 這種情況下一旦懷孕, 也有子宮破裂的風險。 “我們曾經接診過一個子宮破裂的孕婦, 手術中, 發現她的子宮右側從上到下裂開了一條約10厘米長的大裂口。

從傷口的情況判斷可能是人工流產時造成子宮損傷后, 從瘢痕部位發生的自發破裂。 ”

范玲說, 剖宮產后再懷孕有一定的風險, 因此她建議有過剖宮產史的女性準備懷孕時, 最好能提前到醫院進行檢查, 請醫生根據第一次剖宮產時情況進行分析, 綜合判斷再次妊娠的風險。 “第一次剖宮產手術如果采用了子宮下段橫切口, 相對來說破裂的風險小;如果采用子宮體縱切口, 也就是古典式的切口, 再孕后子宮破裂的風險大。 ”剖宮產后再懷孕, 也要掌握好時間間隔, “最好在剖宮產后2至3年懷孕。 ”間隔時間太短, 子宮下段瘢痕肌肉組織還未形成;間隔時間太長, 瘢痕處的肌肉化程度會越來越差, 纖維組織增多,

彈性差, 也容易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