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抓地龍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Zhuā Dì Lónɡ

【別名】山文竹、糙葉天冬、毛葉天冬、霸天王、寄馬樁

【來源】

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攀援天門冬的塊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sparagusbrachyphylusTurcz.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挖, 洗淨, 煮沸約30min, 撈出, 剝除外皮, 曬乾或鮮用。

【性狀】性狀鑒別:塊根長梭狀, 肉質, 肥厚, 長達10cm以上, 直徑7-12mm, 表面有細縱紋及深淺不一溝紋, 黃白色至棕黃色。 質柔韌, 有粘性;氣微, 味淡。

【藥理作用】0.25%根的水浸液, 對致乏庫蚊孑孓有殺死作用, 殺死率為98%。

【性味】味苦;微辛;性溫

【功能主治】祛風濕;止癢。 主風濕痹痛;濕疹;皮膚瘙癢;毒腫瘡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6-9g。 外用:適量, 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