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健康

青春期性教育:男孩性別意識早培養

有關專家稱, 現在社會上普遍對女孩的教育關心甚多, 但對男孩子的性格教育尚未重視。

15歲還沒有男孩樣

15歲的崔誠一直是個乖乖男, 今年中考完, 正處在一個沒有壓力的假期裡, 但是爸爸給他佈置了新任務———每天上午跟家教待一個上午, 學習、聊天。 崔先生說, 孩子這麼大了, 說話還扭扭捏捏, 跟個女孩一樣, 以前都點名要女家教, 這次我硬是給他找了個男孩, 得帶帶他回到男孩子的樣子。

自己工作一直很忙, 從小到大, 都是妻子帶兒子, 妻子喜歡女孩, 有時候把小崔誠打扮成女孩樣, 兒子長大後卻越來越安靜膽小,

前一陣他教兒子學自行車時兒子竟然嚇得哭了。 他意識到問題有些嚴重。

“以前都是女孩子家教比較吃香, 這一陣要男孩子的特別多, 有些確實不要求男孩子有耐心, 關鍵是活潑, 有男孩性格。 ”楊浦區某家教中心仲介張老師說, 最近找家教的家長其實有陪孩子過暑假的傾向, 男家教主要是陪男孩玩。

擔心將來缺男子漢

“男孩子太成問題了, 這一點應該引起社會的關注了。 ”專家意這個問題很長時間了, 她在居民中諮詢時屢次碰到這個問題。 現在街道裡“2030”的待業青年中有不少是男孩子, 有的沒有責任意識, 有的害怕挫折, 有的很懶惰。

“男孩子真是越來越不像男子漢, 而且跟女孩子比起來, 好多方面都比不過。

”王瑾說, 今年控江中學10人考上清華、北大, 全是女孩子, 評上5個預備黨員, 也全是女孩子。 “這肯定不正常嘛”。

她自己有一個女兒, 因此她幾次在講座中都跟男生家長半真半假開玩笑:“你們要趕緊好好培養你們的兒子, 別讓我們的女兒將來找不著男子漢。 ”

大家普遍反映, 在學校裡女生普遍比男生優秀, 班幹部大部分是女孩子, 小男生出現“娘娘腔”的人確實也存在一定比例。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 獨生男孩一般更受寵愛, 尤其是母親對兒子, 即使都上初中了, 仍然會表現出溺愛的樣子。 而同齡的男孩一般不如女孩子懂事。

男生晚熟表現在婚姻上, 就是缺乏責任感, 沒有擔當大局的意識。 一項不完全調查顯示, 35歲以下離婚人群中,

40%是妻子認為丈夫“沒有男子漢氣概”。

男孩教育應該提早

“是現在陰性化環境將男孩子教育得不像男孩子。 ”從幼稚園開始, 男孩子接觸的大多都是女教師, 應試教育崇尚仔細、反復的訓練, 包括現在影視娛樂中, 男孩子都是長髮飄飄的女孩相, 整個社會崇尚的都是種陰柔美。

他說, 獨生子女家庭最容易腐化男孩的鬥志。 這些男孩子不僅容易缺乏責任心和寬容心, 反而容易走向自私和斤斤計較。 最新研究表明, 獨生子女家庭裡的男孩普遍受到母親的寵愛, 最容易傾向同性戀和娘娘腔。

現在的男孩子戶外運動少, 大多男孩喜歡看電視、玩電腦、看卡通, 這些都造成右腦開發過度, 習慣了跳躍式、蒙太奇式的非邏輯思維方式,

喜歡玩虛擬而不懂如何感受別人和周圍的事物, 容易變得自私冷漠。

實驗也證明, 婚前的女孩喜歡陰性的男孩, 婚後女人喜歡陽光男人, 這與激素分泌有關。 但事實上, 現在一些男孩子到了婚齡仍然是副孩子樣, 有的結婚後, 仍然出去徹夜泡網吧, 根本不懂得如何做丈夫, 如何關心妻子, 更沒有“肩膀”意識, 擔當不了重擔。

“男孩的性別意識應該越早培養越好, 幼兒班最合適, 所以這裡應該多一些男老師。 ”父親對兒子有很重要的榜樣力量, 所以父親更應該多與兒子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