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這樣拉肚子會危及生命

主講人:北京地壇醫院感染性疾病診療中心主任醫師 王淩航

腹瀉是一種常見症狀, 俗稱“拉肚子”, 但你知道嗎, 嚴重腹瀉可能危及健康和生命, 每年約76萬例兒童死于腹瀉病, 是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第二大病因。 所以, 千萬不要對這種“小病”掉以輕心。

怎樣才算是腹瀉?有的人可能一天排便一到三次, 有的人可能一周只排便三次, 也就是隔天一次, 在這個範圍內都認為是比較正常的。 這種大便含水量在60%~80%。 如果糞便特別稀薄, 超過正常的含水量, 或次數大於每天3次, 排便的量超過每天200克時, 可定義為腹瀉。

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腹瀉呢?正常人每天攝入的飲食和分泌到胃腸腔內的液體總量為9升, 其中2升來自食物, 另外7升主要來自整個消化道的各個腺體分泌的 液體。 這麼多液體會在不同部位被吸收, 其中約5升的液體都是在小腸的空腸吸收的, 有2升是在小腸的回腸段吸收的, 結腸再吸收1.5升, 最後到達直腸部位時 就只有0.1升了。 這也就形成了整個腸道的液體平衡, 一旦平衡被打破, 大量的水分就會被排出來, 引起腹瀉。

腹瀉的分類。 從腹瀉的病因來講, 可分為感染性腹瀉和非感染性腹瀉。 感染性腹瀉主要是感染病毒、細菌等引起的。 非感染性腹瀉主要因吃的東西不合適、食物中毒或腹部受涼等引起的。

從病程上來說, 腹瀉分為急性和慢性。

急性腹瀉是指從拉肚子開始, 到去就醫整個病程小於兩周時間的。 慢性腹瀉是指整個病程超過了2個月的。 引起急性腹 瀉的病因有細菌感染、病毒感染、進食生冷、食物中毒等, 比如食用沒有煮熟的扁豆可能引起急性中毒性疾病, 吃變質的食品、喝污染的水源等都可能導致急性腹 瀉。

出現腹瀉怎麼辦?1.採取藥物治療, 建議到專門的醫療機構找專業大夫治療。 2.口服補液鹽, 大量液體丟失時, 除了補糖還要補鹽, 維持血壓, 可在家口 服補液鹽。 3.有一個新觀點, 就是在補液的同時補鋅。 因為補鋅能明顯縮短腹瀉的時間, 減輕症狀。 具體用量建議諮詢專業醫生。 4.注意飲食健康。 要適量攝取 富含纖維的食物, 補充水分,

保持營養均衡, 少食多餐, 少吃油膩的食物。 5.加強個人衛生, 肛門局部要進行清潔。 6.適時休息, 放鬆精神, 避免熬夜。 7.每 天要進行規律的運動。

嚴防“病從手入”。 對於感染性腹瀉, 應嚴防“病從手入”。 我們常說“病從口入”, 實際上, 很多時候是“病從手入”, 手沾染了被污染的東西, 然後又接 觸口鼻, 會導致病原體從呼吸道和消化道侵入人體, 引起呼吸道傳染病和腸道傳染病。 所以, 必須注意手部衛生, 接觸了任何可疑的污染物品後, 一定要洗手, 將病 菌拒之門外。 勤洗手、洗對手, 可預防80%的疾病, 降低50%以上的腹瀉, 以及1/3的呼吸道疾病, 還對預防消化道疾病、皮膚病等都有重要作用。 ▲ (生命時報記者 張曉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