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糾結過去引發中年危機 中年人要忘掉五件事

“比起記憶力, 我們更需要忘記的能力”, 這一觀點出自日本暢銷書《社畜中年》(編者注:“社畜”是日本用於形容上班族的貶義詞)。 該書作者成毛真認為, 人到中年, 如果對很多事情無法釋懷會很痛苦, 人要學會忘記, 才能快樂生活。 記憶不只是將美好的過往刻在腦海中, 令人難過、生氣的事情也會留下痕跡。 令人不快的事憋在心裡, 日積月累, 就會像癌細胞一樣擴散, 令人身心俱疲。

糾結過去引發中年危機

46歲的陸成是一家公司的高管, 他從小和姥姥一起長大, 很少受到父母照料。 3年前, 他的母親突然生病並迅速惡化,

為照顧母親他不得不暫時放下工作, 請假回到老家, 40多年來第一次與母親一起生活。

面對這種境況, 陸成心裡很糾結, 他一方面覺得自己作為兒子, 照顧病重的母親是必須的;另一方面又因母親忽略他的成長而耿耿於懷:她從來沒有履行過母親的義務, 我放下工作回來照顧她, 她卻連一句對不起都沒有。 直到母親過世, 他都沒有盼來母親的道歉。 雪上加霜的是, 他此前一直負責的專案失敗了, 親如兄弟的同事卻把責任推給了他。 家庭和事業的雙重打擊讓陸成心灰意懶, 心理和身體健康都亮起了紅燈。

在心理治療師的幫助下, 陸成嘗試放下糾結。 他開始為自己對待母親的態度感到後悔, “我理解了母親,

但卻再沒機會和她聊天談心, 骨肉親情何苦互相傷害”;他對項目失敗進行了反思總結, 對同事的冷漠也釋然了。 陸成發現, 當他走出痛苦的深淵, 才有動力把以後的生活過好。

陸成的經歷只是眾多中年人的縮影。 人到中年, 肯定會經歷人生的各種酸甜苦辣, 這些事深深淺淺地刻在記憶中, 變成帶笑或帶淚的記憶。 如果其中某些事讓人憂心忡忡、焦慮不已, 甚至影響了身體健康, 就應該果斷忘記。 美國“博聞網”刊載的一項調查顯示, 75%的頸椎疼痛、80%的頭痛、99%的腹脹以及90%的疲勞都是由負面情緒引起的, 健康狀況與情緒波動息息相關。

最該忘記五件事

北京回龍觀醫院精神科副主任醫師宋崇升介紹, 40歲以上人群大多扮演著多重角色,

事業和家庭的壓力使這一人群更容易出現心理危機。 不少中年人對曾經或正在發生的事情耿耿于懷, 加重了心理負擔。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應用中心測評主管肖震宇、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徐藝櫻和宋崇升三位專家指出, 人到中年, 以下五件事最應該忘記。

追不回來的債。 人一輩子會欠兩種債:金錢債和人情債。 兩肋插刀過的兄弟在自己有難時消失無蹤;慷慨解囊過的朋友自此絕口不提還錢的事。 無論情感還是利益, 如果一直記在心上等於要繼續為這些要不回來的“債”支付高昂的健康利息, 不但越陷越深, 還會日夜折磨自己。 最好的方法就是忘記, 將這些付出打包、封存, 擱置到過去的時光裡,

將目光聚集在當下, 感恩現在擁有的幸福。

等不來的道歉。 人到中年, 肯定經歷過一些不公和傷害, 一句道歉能化解心中鬱結, 平復難言的傷痛。 但是, 人總會覺得自己的行為很合理, 即便傷害了他人也渾然不覺, 或者顧及面子, 不願放下身段去承認錯誤。

一直耿耿於懷卻怎麼也等不來的道歉, 就像期盼無中生有。 何不學會寬恕, 不要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國外有句諺語, “會犯錯的是人, 會寬恕的是神”, 中國也有俗語, “宰相肚裡能撐船”, 等不來的道歉就不必再等, 這樣才能活得更輕鬆。

來不及說的抱歉。 年輕時因衝動或賭氣對別人造成的傷害, 經過時間沉澱後, 想和對方說聲對不起, 但有可能已經物是人非, 彼此天各一方。

心懷愧疚是一種良知, 是對過往的懺悔。 不妨將愧疚轉變成動力, 通過幫助他人來彌補曾經的過失, 用善意溫暖更多人。

努力後的不得志。 年輕時拼命奮鬥, 卻發現屢屢碰壁, 金錢、名譽都沒得到, 感覺一切都付諸東流。 其實, 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缺少的, 而常常忽視已經獲得的。 因為得不到的東西而鬱鬱寡歡, 卻忘了要珍惜一直擁有的親情和友情。

中年人更需要一顆寧靜的心, 能夠瞭解自己, 知道自己的付出是獨一無二的。 人到中年, 是時候丟掉被人衡量的恐慌了, 大可以施展才華, 無需在意他人的評價, 可以集中注意力做些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情, 以收穫內心的滿足。

身份帶來的榮光。 曾經“文能提筆安天下, 武能上馬定乾坤”,

如今回歸家庭, 瑣事圍繞身邊;曾經享受的禮遇和關注, 都隨著卸任不再有。 對過去權勢地位的留戀, 無形中把自己標籤化了, 被放大的榮光掩蓋了自己真實的價值。

成就一個人的是伴隨終身的經歷和體驗, 而不是外在的名聲。 背負著這些榮譽不但步履蹣跚, 還會因為擔心他人的無視而焦慮。 忘記身份, 追求內在的充盈, 會讓中年人的生命更加飽滿, 充滿質感。

以新替舊, 才能忘記

忘記負面記憶的最好方法, 就是建立新的記憶。 金錢權勢、功名利祿都是身外之物, 真正能讓記憶保持鮮活的, 是與家人、朋友的愉快相處。

徐藝櫻建議, 中年朋友可以經常陪陪年邁的父母;和妻兒一起遠行旅遊;與親朋好友一起吃飯, 創造快樂溫馨的場景, 保存在腦子裡,供閒暇時回憶。培養健康的興趣愛好也有助創造新記憶,如釣魚、養花草、看話劇等,快樂的記憶讓人更有幸福感。

“與其說忘記,不如說是放下記憶。無論一個人或一件事,當自己對其付出很多,要忘記是很不容易的。”宋崇升表示,“可以把這些苦惱焦慮的過去寫在紙上,然後一把火燒掉,和過去做一個有儀式感的告別,徹底放下。”

肖震宇認為,到了中年,更應該活在當下,珍惜眼前,不要對回不去的過往念念不忘,讓過去的事情再影響現在的生活;也不要對不可預知的未來擔心害怕。人生就像爬山,年輕時從山腳開始摸爬滾打往上沖,一路上遭遇各種磨難;中年時爬到山頂,一覽眾山小,不禁洋洋得意。但是,人不可能永遠留在山頂,當身心受到外物所累,不妨放下沉重的行囊,用心欣賞曾經錯過的沿途美景。▲ 保存在腦子裡,供閒暇時回憶。培養健康的興趣愛好也有助創造新記憶,如釣魚、養花草、看話劇等,快樂的記憶讓人更有幸福感。

“與其說忘記,不如說是放下記憶。無論一個人或一件事,當自己對其付出很多,要忘記是很不容易的。”宋崇升表示,“可以把這些苦惱焦慮的過去寫在紙上,然後一把火燒掉,和過去做一個有儀式感的告別,徹底放下。”

肖震宇認為,到了中年,更應該活在當下,珍惜眼前,不要對回不去的過往念念不忘,讓過去的事情再影響現在的生活;也不要對不可預知的未來擔心害怕。人生就像爬山,年輕時從山腳開始摸爬滾打往上沖,一路上遭遇各種磨難;中年時爬到山頂,一覽眾山小,不禁洋洋得意。但是,人不可能永遠留在山頂,當身心受到外物所累,不妨放下沉重的行囊,用心欣賞曾經錯過的沿途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