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娃娃吐奶不等於溢奶,別再傻傻分不清

很多父母不瞭解吐奶和溢奶, 常常混淆, 尤其是新手父母面對娃娃溢奶或吐奶, 常手足無措, 每當娃娃把剛吃進去的奶從口腔和鼻孔噴出來的時候, 非常的擔心。 娃娃吐奶多是胃腸功能出現問題, 還有生理上的特點睡覺姿勢對腸胃的影響, 都是引起娃娃吐奶的重要原因, 那麼面對娃娃吐奶和溢奶該如何預防呢?

嬰兒溢奶原本是非常常見的事情, 可以說99%的寶寶都出現過程度不一的溢奶或是吐奶現象。 不過, 即使是這樣, 對於新手爸媽來說, 每當發現寶寶把剛吸進去的奶直接從口腔甚至鼻孔噴出的時候,

還是非常擔心和不知所措的。

溢奶≠吐奶, 別傻傻分不清楚

這是很多人都會混淆的一個概念, 只要看見寶寶把奶吐出來了, 就說寶寶是吐奶了。 其實這是不對的, 這兩者在程度上就完全不同。

◆ 發生的原因不同

溢奶一般屬於正常現象, 由生理原因引起。 而吐奶則一定伴有嘔吐現象, 可考慮胃腸炎或是過敏等其他問題。

◆ 寶寶感受不同

溢奶一般是從嘴角邊溢出, 較緩和, 寶寶沒有痛苦的表情;吐奶則是強而有力地從嘴巴吐出, 甚至呈噴射狀, 較劇烈, 寶寶有痛苦的表情。

◆ 嘔吐物的性質不同

生理性的溢奶一般是較新鮮的奶液, 而病理性的嘔吐一般帶有奶塊, 或有酸臭味, 有時可見黃綠色膽汁樣物, 甚至吐出咖啡色液體。

◆ 應對方法不同

溢奶主要是由於餵養方式不當等原因引起的, 糾正主要從餵養方式入手。 而嚴重的吐奶則需通過就醫治療來改善。

所以, 這樣來看的話, 生活中絕大多數寶寶出現的只是發育中的正常現象——溢奶。 只要寶寶在溢奶時不伴哭鬧、咳嗽等, 且進食正常、生長正常, 媽媽們就不必太擔心!

但如果寶寶出現吐奶時表情痛苦或伴有其他異常症狀, 如:

反復吐奶, 吐奶量大;

嚴重的噴射性吐奶;

吐出帶有黃綠色、褐色或帶血的嘔吐物;

尿量減少, 體重增長緩慢甚至停滯, 精神不佳;

伴隨咳嗽、發熱、腹瀉、呼吸困難等症狀;

建議媽媽帶孩子及時就診, 排除是否是由於病理性原因造成的吐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