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王不留行籽是什麼

王不留行

王不留行別名王不留、麥藍菜。 為石竹科植物麥藍菜Vaccariasegetalis(neck)Garcker的乾燥種子, 具有活血通經, 消腫止痛, 催生下乳的功能。 主治月經不調, 乳汁缺乏, 難產, 癰腫疔毒等症, 是臨床常用下乳的重要藥。 廣泛分佈于我國的東北、華北、華東、西北及西南各地。 主產于河北、山東、遼寧、黑龍江等地, 以河北省產量最大。 在陝西省低山、麥田內或農田附近生長, 為常見的雜草。

王不留行籽

王不留行別名王不留、麥藍菜, 不留行、王不流行(《吳普本草》), 禁宮花、剪金花(《日華於本草》), 金剪刀草(《稗史》), 金盞銀台(《綱目》), 麥藍子(《甘泉縣誌》)。 為石竹科植物麥藍菜Vaccariasegetalis(neck)Garcker的果實, 具有活血通經, 消腫止痛, 催生下乳的功能。 中醫傳統療法使用王不留行籽貼壓耳穴可以治療多種疾病, 所以王不留行籽常被用在耳穴療法, 只要用膠布把它粘在耳朵適當的穴位, 偶爾按摩一下就可以調理身體。 例如可以貼在耳朵十二指腸和胃穴的位置來調理腸胃。

王不留行籽貼

王不留行藥粒有行血通經的功用。 留置王不留行籽為非穿刺性取穴, 效果好, 甚至患者可以自己更換穴位, 方便易行。 但是, 我們怎麼樣才能找到留置的穴位呢?­找穴位有兩種方法, 耳穴是耳廓表面與人體臟腑經絡、組織器官、四肢軀幹相互溝通的部位,

如留置王不留行籽只是為了調理臟腑, 行保健功效, 可參照耳穴分佈圖, 尋找到與臟腑相對應的穴位;如果本身是有疾病, 耳穴留置是為了治療功能, 那麼要明白, 當人體的內臟或軀體發病時, 往往在耳廓的相應部位出現壓痛敏感、皮膚特異性改變或者變形、變色等反應, 我們只需要找到這些反應點就可以。 ­找病變部位相對應的耳穴, 在醫院可以用耳穴探測儀器觸壓耳穴, 用以探找低電阻點, 作為疾病治療和診斷時的參考。 如果是個人, 建議可以用普通的探筆或者探棒進行耳穴觸診。 下圖是黃泳副主任給我們展示的耳穴探棒, 其頭部有伸縮功能,
觸探時, 沒有病變的部位不會感覺疼痛, 但稍有病變部位, 將探棒點在對應穴位上, 輕輕壓縮, 則可感覺疼痛。 (小編親身體會:其他部位沒有問題, 沒有疼痛感覺, 但耳垂“眼”部確是痛得厲害。 注:小編近視多年。 )用小小的一支探棒探穴, 簡便易行, 日常可互相操作。 ­找准穴位後, 先進行局部消毒, 將貼附於小方塊膠布的王不留行籽, 貼於穴位上, 用食、拇指撚壓王不留行籽至酸沉麻木或疼痛為止, 每日可自行按揉50-100次。 以有痛為度, 每穴留置2一3天, 至下次治療, 更換穴位, 更換王不留行籽, 兩耳交替進行。 一般10次為一療程, 大部分2—3個療程可顯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