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拔罐

怎麼拔罐 拔罐時如何起罐才正確

中醫拔罐療法是一種操作簡便、療效顯著的療法, 在家便能操作。 然而有些人由於操作不當, 使皮膚受損, 例如起罐時使勁往下拔、拔罐時間過長等等。 中醫專家列舉了拔罐時應注意的幾點事項。

拔罐後如何起罐

專家表示, 起罐時別使勁往下拔, 要一手握罐, 一手壓旁邊的皮膚, 讓空氣慢慢進去, 罐自然就下來了, 拔罐之後皮膚上的紫斑一般兩周便能消失。

另外, 拔罐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 留罐時間要根據病情、部位決定。 一般留罐10—15分鐘, 大罐吸拔力強, 可適當縮短時間, 否則可能會起泡。 若是起泡比較細小, 則不用特別處理, 一般會自行消退。 起泡較大時最好到醫院處理, 先局部消毒, 然後用消毒針具刺破, 敷上消毒紗布。

其次, 根據所拔部位面積大小選擇適宜的罐, 像寬闊而肌肉豐厚的背部、大腿處, 可以使用中罐或大罐, 而小腿、手臂和頸肩部則比較適合用小罐。

第三, 吃得過飽、過度勞累、饑渴時, 空腹時也不宜拔罐。

第四, 頸部、腋下和腹股溝等有大血管的部位, 皮膚有過敏、水腫或者潰瘍的部位, 都不宜拔罐。

第五, 孕婦腰骶部和腹部也禁用拔罐療法, 以防流產。

除了以上內容需要注意外, 在家裡拔火罐時要防止火災和燒傷皮膚。 另外, 選擇拔罐器時, 一定要檢查罐口是否光滑無破損, 以防止割傷皮膚。

拔罐的操作方法是什麼

一、以排氣法分類

1.火罐: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 排去空氣。 即借燃燒時火焰的熱力, 排去罐內空氣, 使之形成負壓而吸著於皮膚上, 稱火罐法。 又可分為四種:

(1)投火法:用小紙條點燃後, 投入罐內, 不等紙條燃完, 迅即將罐罩在應拔部位上, 即可吸於體表。

(2)內火法:以鑷子夾住點燃的酒精棉球, 在罐內繞一圈, 迅即將罐罩在應拔部位上, 即可有吸住。

(3)貼棉法:用1釐米見方的棉花一塊, 不要過厚, 略浸酒精, 貼於罐內壁中段, 然後點著, 罩於選定的部位上, 即可吸住。

(4)架火法:用一不易燃燒及傳熱的塊狀物,

直徑2~3釐米, 放在被拔部位上, 上置小塊酒精棉球, 點燃後將罐扣上, 可產生較強吸力, 使罐吸住。

2.水罐:利用煎煮水熱力排去空氣。 一般應用竹罐, 先將罐放在鍋內加水煮沸, 用時將罐傾倒用鑷子夾出, 甩去水液, 或用折疊的毛巾緊捫罐口, 乘熱扣在皮膚上, 即能吸住。

3.抽氣罐:抽出空氣。 先將抽氣罐緊扣於需要拔罐的部位上, 用注射器從橡皮塞中抽出瓶內空氣, 使產生負壓, 即能吸住。 或用抽氣筒套在塑膠罐活塞上, 將空氣抽出, 即能吸住。

二、以拔罐形式分類

1.單罐:用於病變範圍較小或明顯壓痛點。 可按病變或壓痛範圍大小, 選取適當口徑的火罐。 如胃病在中脘處拔罐;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炎在肩內陵處拔罐;岡上肌腱炎在肩髃處拔罐等。

2.多罐:用於病變範圍較廣泛的疾病。 可在病變部位吸拔數個乃至排列吸拔十數個罐, 稱為“排罐法”。 如某一肌束勞損時可按肌束位置成行排列拔罐。 治療某些內臟器官瘀血時, 可按臟器解剖部位在相應體表縱橫排列拔罐。

3.閃罐:吸拔後即起去, 反復多次。 即將罐拔上迅即起下, 再拔上, 再起下, 如此反復吸拔多次, 至皮膚潮紅為上。 多用於局部皮膚麻木或機能減退的虛證。

4.留罐:吸拔後留置一定時間。 即拔罐後, 留置5~15分鐘。 罐大吸拔力強的應適當減少留罐時間, 夏季及肌膚瘠薄處, 留罐時間不宜過長, 以免損傷皮膚。

5.推罐:又稱走罐, 吸拔後在皮膚表面來回推拉。 一般用於面積較大, 肌肉豐厚處, 如腰背、臀髖、腿股等部位。 須選用口徑較大的罐, 罐口要平滑, 玻璃罐最好, 先在罐口人塗一些滑潤油脂, 將罐吸上後, 以手握住罐底, 稍傾斜, 即後半邊著力, 向按, 前半邊不用力略向上提, 慢慢向前推動, 如此上下左右來回推拉移動數十次, 至皮膚潮紅或鬱血為止。

三、以綜合運用分類

1.藥罐:用中藥煎煮竹罐後吸拔,稱煮藥罐。或在罐內存貯藥液,稱貯藥罐。

(1)煮藥罐:將配製成的藥物裝入布袋內,紮緊袋口,放入清水煮至適當濃度,再將竹罐投入藥汁內煮15分鐘,使用時,按水罐法拔於需要的部位上,多用於風濕病等症。常用藥處方為:麻黃、蘄蛇、羌活、獨活、防風、秦艽、木瓜、川椒、生烏頭、曼陀羅花、劉寄奴、乳香、沒藥各6克。

(2)貯藥罐:在抽氣罐內或玻璃罐內事先盛貯一定量的藥液,藥液量約為罐的2/3~1/3,使吸在皮膚上。常用藥為辣椒水、兩面針酊、生薑汁、風濕酒等。常用於風濕病、哮喘、咳嗽、感冒、潰瘍病、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牛皮癬等。

2.針罐:在留針的過程中,加拔罐。即先在一定的部位施行針刺,待有痠、脹、重、麻等得氣感後,留針原處,再以針刺點為中心拔罐。多用於風濕痛。

3.針藥罐:在留針過程中,加拔藥罐。即先針刺,得氣後留針,再以針刺點為中心,加拔藥罐。

4.刺絡拔罐:用三棱針、皮膚針等刺出血後加拔罐。即用三棱針或皮膚針等叩刺病變局部或小血管,使潮紅、滲血或出血,然後加拔火罐。適用各種急慢性軟組織損傷、神經性皮炎、皮膚瘙癢、丹毒、神經衰弱、胃腸神經官能症等。(參考網站:飛華健康網)

1.藥罐:用中藥煎煮竹罐後吸拔,稱煮藥罐。或在罐內存貯藥液,稱貯藥罐。

(1)煮藥罐:將配製成的藥物裝入布袋內,紮緊袋口,放入清水煮至適當濃度,再將竹罐投入藥汁內煮15分鐘,使用時,按水罐法拔於需要的部位上,多用於風濕病等症。常用藥處方為:麻黃、蘄蛇、羌活、獨活、防風、秦艽、木瓜、川椒、生烏頭、曼陀羅花、劉寄奴、乳香、沒藥各6克。

(2)貯藥罐:在抽氣罐內或玻璃罐內事先盛貯一定量的藥液,藥液量約為罐的2/3~1/3,使吸在皮膚上。常用藥為辣椒水、兩面針酊、生薑汁、風濕酒等。常用於風濕病、哮喘、咳嗽、感冒、潰瘍病、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牛皮癬等。

2.針罐:在留針的過程中,加拔罐。即先在一定的部位施行針刺,待有痠、脹、重、麻等得氣感後,留針原處,再以針刺點為中心拔罐。多用於風濕痛。

3.針藥罐:在留針過程中,加拔藥罐。即先針刺,得氣後留針,再以針刺點為中心,加拔藥罐。

4.刺絡拔罐:用三棱針、皮膚針等刺出血後加拔罐。即用三棱針或皮膚針等叩刺病變局部或小血管,使潮紅、滲血或出血,然後加拔火罐。適用各種急慢性軟組織損傷、神經性皮炎、皮膚瘙癢、丹毒、神經衰弱、胃腸神經官能症等。(參考網站:飛華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