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骨被取了還能長嗎
生活當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骨折問題, 也許骨折在大多數人看來其實並不嚴重, 實際上有很多骨折的患者, 需要通過骨骼的切除, 才能達到恢復的效果, 髂骨被取走了後是不會再次增長, 只會導致部分傷口癒合, 癒合成和原來差不多的形態, 但是可以通過先進的手術把局部進行修復。
髂骨翼骨折可單獨發生, 或合併骨盆環骨折、髖臼骨折。 髂骨翼外形類似碗狀, 髂窩骨皮質較薄弱, 到髂脊處由於肌肉的附著而逐漸增厚。 髂窩向後內側延伸, 與骶骨形成骶髂關節。
骶髂關節的前方為弓狀線, 即為真假骨盆分界線。 研究表明, 髂骨最薄處約 2-3 cm, 而最厚處可達 6-8 cm。 瞭解骨盆的解剖, 明確針道方向, 對於骨盆損傷外固定針的安全置入至關重要。
基於髂脊及髂骨後方骨皮質較厚, 提出了一種新的髂骨翼螺釘置入方法。 文章于最近發表於 J Orthop Trauma 上。
手術步驟:
1. 沿髂脊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 剝離髂骨內側面的腹外斜肌及外側面的闊筋膜張肌和臀中肌。 術中視骨折情況需要, 可繼續從內側向下暴露至骶髂關節和弓狀線。
2. 直視下, 視術中情況, 選用骨盆點狀復位器、下肢牽引、Shanz 針等方法復位髂骨骨折。
3. 待骨折復位良好後。 「從前向後」或「從外向內」置入數枚「切割釘」
1. A:「從前向後」置入「切割螺釘」;B:「從外向內」置入「切割螺釘」;C:採用 Cobb 剝離器「阻擋」鑽頭, 使其第二次鑽入骨皮質
「切割釘」置入要點:
因為「切割釘」置入的過程中需經「鑽入 - 鑽出 - 鑽入」的過程, 且在第二次鑽入時鑽頭與髂骨翼呈銳角。
可採用 Cobb 剝離器或其他器械, 適當「阻擋」鑽頭, 以輔助其進入骨皮質。
作者在 2005 年 8 月至 2011 年 5 月期間, 共採用「切割螺釘」技術治療 20 例髂骨翼骨折的患者。 其中 3 例單純的髂骨翼骨折, 僅使用「切割螺釘」固定。 20 例中的 17 例患者骨折獲得解剖復位。
「切割螺釘」技術治療一例髖臼前柱合併髂骨翼骨折的患者。
其中有 2 例患者出現手術併發症。 一例患者因螺釘尖部壓迫坐骨神經, 在術後出現患肢足下垂。 術後 5 天更換螺釘長度, 隨訪 3 個月, 患肢足背伸功能逐漸恢復。 另一例出現深部組織感染, 於清創後恢復正常。
「切割螺釘」可以穿過 3-4 層骨皮質, 且其兩端位於骨密度良好的位置, 較普通方法置入的螺釘能提供更好生物力學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