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怎麼預防剖腹產後靜脈血栓

作為剖腹產的產婦, 在生產以後身體允許的情況下, 一定要適度的運動, 平時應該多活動, 要加強飲食調養, 這是預防靜脈血栓比較好的方法, 即使在臥床期間也可以採用一些方法, 不但能夠預防血栓, 對於產後的恢復也是有好處的, 另外可以穿著減壓彈力襪, 這也是預防產後血栓比較好的方法。

怎麼預防剖腹產後靜脈血栓

在臨床所治療的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病人中, 產後病人約占五分之一, 這個比例可以充分說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發病與妊娠及產後的關係了。

因此, 要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應從孕妊的中期開始。 從妊娠4個月開始就應做好以下預防工作。

⑴經常做下肢的屈伸活動, 可以調動小腿肌肉泵的作用, 增加靜脈血的流速, 促進下肢靜脈血的回流。

⑵仰臥床上, 抬高雙下肢, 使兩腿交替屈伸, 象騎自行車一樣的動作。

子宮增大後, 不便仰臥時, 可以側臥。 先活動一側下肢, 然後翻身, 改為另一側側臥, 再活動另一側下肢。 活動的重點膝關節和踝關節, 這樣可以降低下肢靜脈的壓力, 加速下肢靜脈血的流速, 有利於下肢靜脈血的回流。

⑶有條件的應購買進口的循序減壓彈力襪,

可選擇彈力在15~20毫米汞柱的彈力襪即可。 一雙彈力襪就能達到妊娠及產後期的預防效果。

⑷經濟條件差的可用彈力繃帶包紮雙下肢, 只需包紮至膝關節下方3~5釐米即可。 這樣可以減少下肢靜脈血在下肢停留的時間, 也能有預防效果。

⑸應摒棄傳統的產後“坐月子”的陋習, 產後早期可在床上適當活動下肢, 最簡單的動作就是屈伸膝關節和踝關節。 方法是:用力向下伸腳, 儘量使踝關節伸直, 保持1~2秒鐘;然後用力將腳背屈(鉤腳), 再保持1~2秒鐘, 如此反復練習, 可調動小腿肌肉泵的作用, 加速下肢靜脈血的流速, 也有利於下肢靜脈的回流, 可有效地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

產後靜脈栓塞的3大不良後果1、引起下肢發生血栓性靜脈炎當血液迴圈變得緩慢時, 非常容易在下肢的靜脈血管中形成血塊。 由此, 引起靜脈曲張或進一步加重孕期原有的靜脈曲張, 導致血栓性靜脈炎。 栓塞發生在小腿的靜脈時, 可在小腿皮膚上見到一條條血紅的腫脹血管。 不僅使產婦感到發脹, 並在小腿彎曲時引起疼痛。
當大腿形成血栓性靜脈炎時, 整個下肢的皮膚都會變得腫脹、發硬、發白, 造成疼痛和行走困難。 2、引起盆腔靜脈發生栓塞當栓塞發生在盆腔靜脈中時, 產婦出現腹痛、高燒等症狀, 並伴有下肢壓痛、皮膚發紅和水腫等不適。 3、引起可怕的肺部栓塞最可怕的是, 如果血塊隨著血液流動跑到肺部, 就會引起深部靜脈栓塞。 深靜脈發生栓塞是圍產期的一種嚴重併發症。 因為, 深靜脈中的栓子小, 容易脫落遊走。 當栓子阻塞肺動脈時, 就會發生肺栓塞, 導致產婦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