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刮痧

刮痧能治小兒高熱嗎 小兒高熱的刮痧療法

小兒高熱是指小兒體溫超過38.5℃, 四季均可發病。 低熱指腋溫為37.5℃~38℃, 中度熱為38.1~39℃, 高熱為39.1~40℃, 超高熱則為41℃以上。 發熱時間超過兩周為長期發熱。

小兒刮痧的治療方法

1、症狀

小兒體溫超過38.5℃, 怕冷, 發熱, 周身不適, 食欲不振, 咳嗽, 鼻塞流涕, 打噴嚏等, 嚴重的體溫可達40℃以上, 患兒煩躁不安或嗜睡, 鼻咽部紅腫, 可有扁桃體和頸部淋巴結腫大, 有的可伴嘔吐或腹瀉等胃腸道症狀。

2、治法

(1)選穴

曲池、風門、前胸、合穀及前臂、印堂、複溜。

放痧:大椎。

(2)定位

曲池:在肘橫紋外側端, 屈肘, 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風門:在背部, 第二胸椎棘突下, 旁開1.5寸。

合穀:在手背, 第一、第二掌骨問, 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印堂:在額部, 當兩眉頭之中間。

複溜:位於小腿裡側, 腳踝內側中央上二指寬處, 脛骨與跟腱間。

(3)刮拭順序

擠按印堂, 先放痧頸部大椎, 然後颳風門, 刮前胸, 再刮曲池、前臂及合穀, 最後刮下肢複溜。

(4)刮拭方法:瀉法

大椎放痧。 先以棉簽蘸潤滑油塗在施治區上, 以刮板側緣在治療區自上向下刮, 邊刮邊塗油, 直至刮治部位呈紫紅色, 並有痧點(深紫色小丘疹)出現時, 停止刮, 以三棱針挑破數個較大的痧點放血少許, 以棉球擦乾血跡後再換另一治療區。 刮治的順序是:先背區, 次胸區(無咳嗽者可不刮), 再肘區、腿彎區、頸區、印堂區。 刮痧法一般只刮治1次, 療效欠佳者改用其他療法。 對連續高熱、營養狀況差、精神委靡的孩子可適當靜脈補液。

小兒高熱怎麼辦?如何護理

小兒發熱時, 家長首先應根據發熱的程度和患兒的情況分別作出處理。 在疾病初期, 如果體溫不超過38℃, 就不一定要退熱;如果發熱超過39℃或雖然沒有超過39℃, 但有抽風徵象時, 就應採取措施。

首先是降溫。 降溫是小兒高熱家庭護理的關鍵。 0~23個月齡的孩子可服用幼兒百服嚀(退熱口服)滴劑;2~12歲孩子可服用兒童百服嚀(退熱)溶液或咀嚼片, 每隔4~6小時服一次。 這種退熱藥的優點是口服後吸收較快, 30分鐘生效, 沒有傳統解熱鎮痛藥對胃腸道的刺激,

以及對白細胞、血小板功能的影響, 其所含成分是當今全球兒科醫師應用最廣的解熱鎮痛藥。

在應用退熱藥的同時, 還可進行物理降溫, 有條件的應將病兒安置在有空調的室內。 在額部、頸旁、腋下、腹股溝等處用溫濕毛巾敷一下。 重者, 除採取上述措施外, 應及時送醫院診治。

另外, 發熱期間要讓病兒好好臥床休息, 切不可熱剛剛退就讓病兒起床活動。 發熱時, 小兒體能消耗很大, 退熱時出汗又多, 因此, 必須注意補充足夠的水分, 鼓勵孩子多飲水。 飲食宜清淡, 吃一些米湯、稀粥、豆漿、牛奶、麵條等流質飲食。 飲水、飲食都要少量多次, 千萬不可暴飲暴食。

此外, 依據醫囑服藥, 觀察病兒體溫的變化,

每隔2~4小時量一次體溫, 並做好記錄, 複診時供醫生參考。

精彩推薦:刮痧能治小兒疳積嗎 小兒疳積的刮痧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