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寶寶不會吸奶

一般來說寶寶在生下來之后就會吸奶, 吸奶可以算作是人類身體上的一種本能現象。 所以大多數的爸爸媽媽都不會關心寶寶的吸奶問題, 可是有一小部分媽媽發現寶寶在吸奶的過程中出現了吸奶無力, 甚至根本就不會吸奶的現象。 當發現寶寶不會吸奶的時候, 應該往哪一方面的疾病因素考慮?

新生兒舌系帶過短導致吸吮困難

經過與家長溝通, 產科醫生短短幾秒做了新生兒舌系帶成形術, 寶寶的舌系帶“松解”了, 看著寶寶順利吸奶的樣子, 小李媽媽心中的石頭也就落了地。

據產科醫生介紹, 舌系帶過短是兒科的一種常見病, 屬于先天性發育異常。 舌系帶就是寶寶張開口翹起舌頭時在舌和口底之間的一薄條狀組織, 它是舌下區黏膜在中線形成的連接舌下與齒槽的一條黏膜系帶。

舌系帶的功能在于協助舌頭攪拌食物, 便于唾液融合以幫助消化和吞咽;幫助舌頭上下左右活動,

以便能夠清楚講話。

有的新生兒由于舌系帶過短, 導致舌的正常活動受到限制, 舌頭不能伸長到口外, 或往上不能接觸上唇;舌前伸時, 因舌系帶短拉著舌頭, 使舌頭的背面有小的凹陷, 舌尖部則呈"V"型或"W"型。 嚴重者還會影響吸吮, 影響語音清晰度和學語。 人們俗稱為“大舌頭”多數是這種情況造成的。

嬰兒的舌系帶短就是不正常?

有的家長發現嬰兒舌系帶比較短, 張口時舌尖不能上翹, 舌頭的活動不靈活, 就認為不正常。 其實, 嬰兒的舌系帶正處在發育階段。

在新生兒期, 舌系帶是延伸到舌尖或接近舌尖的。 在舌的發育過程中, 舌系帶逐漸向舌根部退縮, 正常兒童兩歲以后舌尖才逐漸遠離舌系帶。 所以, 嬰兒時期舌系帶多成緊張狀態, 可出現舌系帶“過短”的情況, 這是暫時性的生理現象, 不應認為不正常。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乳牙的萌出, 舌系帶的附著會逐漸向口底下移, 逐漸變得單薄而松弛, 舌的活動度也會變得更加靈活,

舌系帶就不短了。

舌系帶短都要做手術嗎?

有些家長會把寶寶發音不準歸結為舌系帶過短, 只要稍有說話不清的表現, 就帶寶寶到醫院要求割舌系帶。 事實上, 這并不可取!

發音不準、吐字不正固然與舌系帶過短有關, 但這不是發音不準的唯一原因。

舌系帶過短, 一般僅影響孩子對某些字的發音不準確, 對整個發音不起主要作用。 家長不要過于緊張, 舌系帶割還是不割, 要及時就醫, 最好多聽聽醫生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