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孕婦能吃枳殼嗎

孕婦可以吃什么東西, 不可以吃什么東西這一直都是孕婦以及家人最為關心的一個話題, 其實孕婦的飲食沒有想象中那么復雜, 只要我們注意飲食的多樣化, 采用少食多餐的飲食方式, 并且要避開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 那么孕期是可以健康的度過, 那么孕婦可不可以吃枳殼呢?

想要了解孕婦可不可以吃枳殼, 我們必須認識和了解一下什么是枳殼, 枳殼有什么樣的作用, 常吃枳殼能帶給我們怎樣的好處, 或者吃枳殼會帶來什么樣的副作用。

功效與作用

破氣, 行痰, 消積。 治胸膈痰滯, 胸痞, 脅脹, 食積, 噫氣, 嘔逆, 下痢后重, 脫肛, 子宮脫垂。

①《藥性論》:治遍身風疹, 肌中如麻豆惡癢, 主腸風痔疾, 心腹結氣, 兩脅脹虛, 關膈擁塞。

②《日華子本草》:健脾開胃, 調五臟, 下氣, 止嘔逆, 消痰。 治反胃, 霍亂瀉痢, 消食, 破癥結痃癖, 五膈氣, 除風明目及肺氣水腫, 利大小腸, 皮膚癢。

痔腫可炙熨。

③《開寶本草》:主風癢麻痹, 通利關節, 勞氣咳嗽, 背膊悶倦, 散留結、胸膈痰滯, 逐水, 消脹滿、大腸風, 安胃, 止風痛。

④《珍珠囊》:破氣, 泄肺中不利之氣。

⑤《醫學啟源》:《主治秘訣》云, 破心下堅痞, 利胸中氣, 化痰, 消食。

⑥《綱目》:治里急后重。

⑦《現代實用中藥》:治咳嗽, 水腫, 便秘, 子宮下垂, 脫肛。

脾胃虛弱及孕婦幼兒慎服。

①《本草經琬》:肺氣虛弱者忌之;脾胃虛, 中氣不運而痰涌喘急者忌之;咳嗽不因于風寒入肺氣壅者, 服之反能作劇;咳嗽陰虛火炎者, 服之立至危殆;一概胎前產后, 咸不宜服。

②《本草匯言》:如肝腎陰虧, 血損營虛, 脅肋隱痛者, 勿用也。 下痢日久, 中氣虛陷, 愈下愈墜、愈后重急迫者, 勿用也。

③《本草備要》:孕婦及氣虛人忌用。

應用附方

①治五積六聚, 不拘男婦老幼,

但是氣積, 并皆治之:枳殼三斤, 去穰, 每個入巴豆仁一個。 合定扎煮, 慢火水煮一日, 湯減再加熱湯, 勿用冷水, 待時足汁盡去巴豆, 切片曬干, 勿炒, 為末, 醋煮面糊丸, 梧子大。 每服三、四十丸, 隨病湯使。 (《秘傳經驗方》)

②治傷寒呃噫:枳殼25克(去穰, 麩炒黃), 木香5克。 上細末。 每服5克, 白湯調下。 未知, 再與。 (《本事方》)

③順氣止痢:甘草(炙)30克, 枳殼(炒)120克。 上為細末。 每服5克, 空心沸湯點服。 (《嬰童百問》寬腸枳殼散)

④治遠年近日腸風下血不止:枳殼(燒成黑灰存性, 為細末)25克, 羊脛炭(為細末)15克。 和令勻, 用米飲一中盞, 調下, 空心腹, 再服見效。 (《博濟方》烏金散)

⑤治大便下血:枳殼10克, 烏梅肉15克, 川黃連2.5克。 共研細末, 飯前開水沖下, 分二次服。 (《青海省中醫驗方匯編》)

⑥治直腸脫垂:十歲以下小兒,

每日用枳殼50克, 甘草5~15克。 水煎, 分三至五次服;成人每日用枳殼50~100克, 升麻15克, 炙甘草10~20克, 臺參、生黃芪, 據身體強弱, 適當增減, 水煎分二次服。 (《山東醫刊》(11):9, 1962)

⑦治產后生腸不收:枳殼100克。 去穰煎湯, 溫浸良久即入。 (《經驗方》)

⑧治子宮脫垂:一枳殼25克, 蓖麻根25克。 水煎兌雞湯服, 每日二次。 二枳殼25克, 升麻5克。 水煎服。 (《草醫草藥簡便驗方匯編》)

⑨治小兒因驚氣吐逆作搐, 痰涎塑塞, 手足掣疭, 眼睛斜視:枳殼(去穰, 麩炒)、淡豆豉等分。 為末, 每服一字, 甚者2.5克, 急驚, 薄荷自然汁下, 慢驚, 荊芥湯入酒三、五點下;日三服。 (《小兒痘疹方論》不驚丸)

⑩治小兒秘澀:枳殼(煨, 去穰)、甘草各5克。 以水煎服。 (《全幼心鑒》)

⑾治風疹癢不止:枳殼150克, 麩炒微黃, 去瓤為末。 每服10克, 非時, 水一中盞, 煎至六分,

去滓服。 (《經驗后方》)

⑿治牙齒疼痛:枳殼浸酒含漱。 (《圣惠方》)

⒀治小兒軟癤:次枳殼一個, 去白, 磨口平, 以面糊抹邊, 合癤上, 自出膿血盡, 更無疤痕也。 (《世醫得效方》)

⒁清肺化痰丸:成份:膽南星(砂炒)30g, 苦杏仁60g, 法半夏(砂炒)60g, 枳殼(炒)60g, 黃芩(酒炙)60g, 川貝母30g, 麻黃(炙)30g, 桔梗60g, 白蘇子30g, 瓜蔞子60g, 陳皮60g, 萊菔子(炒)30g, 款冬花(炙)30g, 茯苓60g, 甘草30g。 功效:降氣化痰, 止咳平喘。 用法用量:口服。 水蜜丸每次6g, 大蜜丸每次1丸;日2次。

上文我們介紹孕婦在孕期有很多飲食原則是需要注意的, 孕婦的飲食需要注意食材的多樣化, 孕婦要多補充營養又不能補充過量, 孕婦的飲食方式可以是少食多餐的方式, 上文提到的枳殼孕婦以及氣虛的人是千萬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