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媽媽是超人》馬雅舒:神經質的焦躁式父母

馬雅舒的家庭非常典型, 是一個中西合璧的二婚家庭, 她和丈夫詹姆斯都曾經離過婚, 而且詹姆斯與前妻生還生有一個女兒。 中西文化的衝突, 後媽與繼女的關係, 二胎問題, 都是馬雅舒所需要面臨在家庭生活中所需要的問題。

《媽媽是超人》這個節目一經播出, 馬雅舒在其中的表現就引起了各方的熱議, 她為了孩子搬空了所有的傢俱, 連老公都接受不了;有嚴重的潔癖, 認為沙子實在太髒, 不讓孩子玩沙子;

老公想要給他驚喜請了搬家公司搬家具, 結果工作人員踩髒了地毯, 馬雅舒在吐槽了工人後竟然崩潰大哭;在米雅和愛登的教育上, 也有失偏頗……

很多網友紛紛吐槽, 認為她有些緊張, 過於神經質, 認為她不是一個稱職的好媽媽, 是個不在行的新手媽媽。

馬雅舒到底哪裡做錯了, 讓我們一起細數她在教育孩子上的四個不應該!

一不該:把孩子保護在套子裡

馬雅舒長期處於一種“神經質”的焦慮狀態, 認為世界都是危險的, 孩子在接觸世界的過程當中易受到各種各樣的傷害, 她盡自己所能, 小心翼翼的保護孩子, 把危險隔離于孩子之外, 她做的第一件事, 就是搬空了客廳裡的傢俱, 給了孩子一個足夠安全的遊戲空間。

一家人一起吃飯, 飯桌就是在空蕩蕩的客廳中間鋪上一個毯子, 連老公都忍不住抱怨, 說“我覺得我們更像生活在一個兒童遊戲室裡。 ”

馬雅舒帶著孩子們出去買菜, 蔬菜攤位上擺放著各種各樣的魚類蔬菜, 米雅和愛登因為好奇伸手去碰, 馬雅舒喊著”不要”“不可以”, 斷絕了孩子接觸新鮮事物的機會。

很多家長都存在著馬雅舒這樣的焦慮心理,

對孩子的一舉一動都過份緊張, 總擔心孩子會被外面的世界所傷害, 盡力把孩子保護在自己的臂膀之下, 為孩子遮風擋雨, 但這種過份的保護保得了孩子一時, 確保不住孩子一世, 孩子終有一天將會長大, 會獨自去面對這個世界, 孩子長期生活在“套子”中, 缺乏對社會的正確認知, 缺少獨自處理事情和應對挫折的能力, 會因為一點挫折而輕易崩潰。

建議:1、給孩子自己的空間:放手, 家長放下自己的過於焦慮的心結, 給孩子接觸危險和挫折的機會, 讓孩子通過實踐提高自己處理問題的機會。 2、教會孩子方法, 而不是一味隔離孩子, 告訴孩子遇到了這些問題怎麼做, 讓孩子在處理問題中成長。 3、適時交流。 家長要學把握時機,

在孩子處理問題時不要指手畫腳, 給孩子獨立處理事情的時間和機會, 之後再找相關的時機交流引導孩子。

二不該:我的潔癖, 聽我的!

馬雅舒似乎一直認為到處都特別的髒, 沙子是髒的, 花盆是髒的, 魚是髒的, 她對乾淨的追求已經到了潔癖的程度。

馬雅舒和孩子們到遊戲室裡, 馬雅舒看到沙子的第一反應就是髒, 孩子想要去脫下鞋玩沙子, 她明確制止米婭, 告訴她“你就穿著鞋子踩吧”。

後來, 米雅因為不小心, 把油漆粘在了手上, 哭鬧著要洗手, 但是因為房門緊閉無法開門, 屋內唯一的水源就是果汁。 去拿果汁的過程中, 她仍然不想要接觸沙子, 用兩個玩具搭起了一座橋, 堅難的移動了目的地, 幫女兒拿到了果汁,

用果汁洗了手。

愛乾淨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但是在對待孩子的過程當中, 這種“認為沙子髒”的厭棄情緒, 會傳染給孩子, 讓孩子形成“思維定式”。 馬雅舒在整個玩沙過程中, 都明確的表示出對沙子的厭惡之情, 不禁讓孩子們產生懷疑, 沙子是不是真的是可怕的東西, 我是不是不能再玩沙子了?

孩子們本身是一張白紙, 沒有善惡喜好之分, 很多“思維定式”家長往往在無意中傳給了孩子。 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還有很多,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年紀小, 就告訴孩子你不能吃辣, 因為父母從小灌輸的“不能吃辣”的理念, 孩子就堅信自己不能吃辣, 直到在一次同事聚餐中才發現自己是可以吃辣椒的。

建議:1、別給孩子思維定式。 別以自己的喜好來對孩子進行管教,

孩子有權選擇自己的喜好, 即使是你不喜歡的東西, 你也應該給孩子試試看的機會。 2、別用大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 大人感覺沙子髒, 但在孩子眼裡卻是有趣的玩伴;大人覺得孩子亂塗亂畫很討厭, 但在孩子眼裡是自己完成的藝術品, 別總站在大人的角度考慮孩子, 多替孩子著想。

三不該:二胎到底怎麼教

米雅和愛登是馬雅舒生下的一對可愛的混血寶寶, 他們兩個人的顏值爆表, 深受各位網友的喜愛。 兩個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難免出現分配不均, 爭寵等問題, 家長如何從中調節是非常重要的。

米雅和愛登一起吃豆子, 在馬雅舒出去的時間裡, 愛登用勺子把豆子扔的滿地都是, 米雅只得劃清界限, 馬雅舒默默收拾起了豆子,但是在米雅心裡,一直有一個心結“媽媽是不是誤會是我做的呢?”

有一次米雅和愛登對一個玩具發生了爭搶,當時是米雅在玩,愛登去搶,愛登有錯在先,但是,馬雅舒仍然把玩具給了愛登而不是米雅,同樣的事情還發生了兩三次,馬雅舒都是把玩具給了愛登。

在米雅最被網友詬病的撒謊事件中,米雅說愛登推了自己(實際上是她推了愛登),馬雅舒明明早已知曉直相,卻並不指出米雅說謊,卻不教育米雅要誠實,而是接著向下告訴米雅,要照顧弟弟。

很多網友感覺米雅有時候有一點熊,不想學習舞蹈就直接在地上打滾,特別喜歡表現自己,是個壞孩子。

這實際上是因為馬雅舒的行為一直給她一種”你年紀比弟弟大,你要讓著弟弟”的暗示,米雅沒有安全感,認為父母並不愛她。而這種一碗端不平的狀態在二胎家家非常常見,往往有了二寶,父母就對大寶疏於照顧,或者一直告訴大寶,你是哥哥,姐姐,要照顧二寶,這實際上對於大寶是很不公平的。

建議:1、有了二寶,對大寶更好一些。生了二寶之後,應該更加關心大寶的心理感受,家長要多和大寶聊聊天,陪大寶玩,讓大寶意識到父母的愛,讓大寶不吃醋不爭寵。2、在處理事情上實事求是,兩個孩子之間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矛盾,家長應該多從事實出發,哪個孩子做的有道理就偏向哪個孩子,絕對不能偏向其中的一方。3、培養不同的愛。在懷孕期間就幫大寶做好心理準備,培養大寶做為哥哥或姐姐的責任心;對於二寶,要告訴二寶尊重大寶;兩管齊下,從不方同的方面對孩子進行培養。

四不該:教育孩子沒原則,心太軟

馬雅舒很情緒化,這種情緒化表現的最為明顯的就是傢俱搬來時的奔潰。因為踩髒了地毯,她崩潰大哭。

對於孩子,她也經常容易心軟,在去超市的時候,米雅想吃麵包不想吃水果,馬雅舒雖然非常不開心,但經不過孩子的抗爭,還是給她買了麵包。

同樣的還有,米雅打了人之後,馬雅舒使出了體罰戰術,要求米雅罰站,一心想著給米雅立規矩,但是米雅哭一哭之後,馬雅舒就投降了,抱著孩子結束了體罰。

如果還是做錯了事,馬雅舒也是簡單的用”不要“”不行“來制止孩子。

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家長的這種心軟非常常見,很多家長心智不夠堅定,孩子做錯了事,哭一哭撒撒嬌就過去了;孩子想要什麼,磨一會就得到了;孩子不喜歡什麼,就可以不要了。其實這種心軟會孩子是一種傷害,在原則性問題上,家長不能心軟,一定要學會給孩子立規矩。

建議:1、明確後果。給孩子立規矩,要給孩子明確的指令,告訴孩子你哪裡做錯了,一直這麼做下去會有什麼不良的後果,讓孩子理解立規矩的原因。2、保障規矩實施,規矩一旦立下了,家長就要把它視為”鐵則“,不能因孩子的撒嬌哭鬧更改。3、懲罰要做到,如果孩子不小心破壞了規矩,家長一定要及時懲罰,要讓孩子知道,破壞規矩所帶來的不良後來,不要讓孩子養成散漫的習慣。

做媽媽對很多女人來說,都是一生的修煉,不斷分析自己的錯誤,不斷學習她人的優秀經驗,幫助孩子和自己共同成長,相信不久的將來,馬雅舒一定會找到自的帶娃路,教出屬於她的優秀孩子。

馬雅舒默默收拾起了豆子,但是在米雅心裡,一直有一個心結“媽媽是不是誤會是我做的呢?”

有一次米雅和愛登對一個玩具發生了爭搶,當時是米雅在玩,愛登去搶,愛登有錯在先,但是,馬雅舒仍然把玩具給了愛登而不是米雅,同樣的事情還發生了兩三次,馬雅舒都是把玩具給了愛登。

在米雅最被網友詬病的撒謊事件中,米雅說愛登推了自己(實際上是她推了愛登),馬雅舒明明早已知曉直相,卻並不指出米雅說謊,卻不教育米雅要誠實,而是接著向下告訴米雅,要照顧弟弟。

很多網友感覺米雅有時候有一點熊,不想學習舞蹈就直接在地上打滾,特別喜歡表現自己,是個壞孩子。

這實際上是因為馬雅舒的行為一直給她一種”你年紀比弟弟大,你要讓著弟弟”的暗示,米雅沒有安全感,認為父母並不愛她。而這種一碗端不平的狀態在二胎家家非常常見,往往有了二寶,父母就對大寶疏於照顧,或者一直告訴大寶,你是哥哥,姐姐,要照顧二寶,這實際上對於大寶是很不公平的。

建議:1、有了二寶,對大寶更好一些。生了二寶之後,應該更加關心大寶的心理感受,家長要多和大寶聊聊天,陪大寶玩,讓大寶意識到父母的愛,讓大寶不吃醋不爭寵。2、在處理事情上實事求是,兩個孩子之間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矛盾,家長應該多從事實出發,哪個孩子做的有道理就偏向哪個孩子,絕對不能偏向其中的一方。3、培養不同的愛。在懷孕期間就幫大寶做好心理準備,培養大寶做為哥哥或姐姐的責任心;對於二寶,要告訴二寶尊重大寶;兩管齊下,從不方同的方面對孩子進行培養。

四不該:教育孩子沒原則,心太軟

馬雅舒很情緒化,這種情緒化表現的最為明顯的就是傢俱搬來時的奔潰。因為踩髒了地毯,她崩潰大哭。

對於孩子,她也經常容易心軟,在去超市的時候,米雅想吃麵包不想吃水果,馬雅舒雖然非常不開心,但經不過孩子的抗爭,還是給她買了麵包。

同樣的還有,米雅打了人之後,馬雅舒使出了體罰戰術,要求米雅罰站,一心想著給米雅立規矩,但是米雅哭一哭之後,馬雅舒就投降了,抱著孩子結束了體罰。

如果還是做錯了事,馬雅舒也是簡單的用”不要“”不行“來制止孩子。

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家長的這種心軟非常常見,很多家長心智不夠堅定,孩子做錯了事,哭一哭撒撒嬌就過去了;孩子想要什麼,磨一會就得到了;孩子不喜歡什麼,就可以不要了。其實這種心軟會孩子是一種傷害,在原則性問題上,家長不能心軟,一定要學會給孩子立規矩。

建議:1、明確後果。給孩子立規矩,要給孩子明確的指令,告訴孩子你哪裡做錯了,一直這麼做下去會有什麼不良的後果,讓孩子理解立規矩的原因。2、保障規矩實施,規矩一旦立下了,家長就要把它視為”鐵則“,不能因孩子的撒嬌哭鬧更改。3、懲罰要做到,如果孩子不小心破壞了規矩,家長一定要及時懲罰,要讓孩子知道,破壞規矩所帶來的不良後來,不要讓孩子養成散漫的習慣。

做媽媽對很多女人來說,都是一生的修煉,不斷分析自己的錯誤,不斷學習她人的優秀經驗,幫助孩子和自己共同成長,相信不久的將來,馬雅舒一定會找到自的帶娃路,教出屬於她的優秀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