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小孩舌頭短對長大有什麼危害

很多孩子幼兒時期說話發音不準確, 不少父母誤認為是孩子嬌氣, 不當回事。 等孩子上學後, 朗讀課文受到影響, 英語發音也不准, 父母才開始著急, 想帶孩子前去醫院就診。 其實, 孩子發音不准由舌系帶過短造成, 也就是平時所說的“咬舌頭”。 那麼, 舌系帶過短究竟是怎麼回事?能否治療?今天就來講解一下小孩舌頭短對長大有什麼危害吧。

建議到醫院檢查下, 做個小手術就行, 大了怕影響說話 舌系帶俗稱舌筋, 讓孩子張開口撬起舌頭時, 可以看到一薄條狀組織連在舌和口底之間, 這就是舌系帶。 正常舌系帶可以使舌頭活動自如, 舌尖能自然地伸出口外, 或向上舔到上齒齦。 但少數孩子的舌系帶發育不正常, 可出現舌系帶過短(俗稱攀舌)的現象, 臨床表現為舌頭不能正常自由地前伸, 舌頭伸出口腔的部分不及正常兒童的長, 而且舌前伸時舌尖因被舌筋牽拉而出現凹陷,

舌尖呈W形(正常人舌頭伸出時舌尖呈V字形), 還可能影響哺乳或與下前牙摩擦, 發生潰瘍。 孩子張口時舌尖不能上翹, 不能舔到上齒齦或伸過上唇, 年齡稍大後則影響正常發音。 對於舌系帶過短的問題, 不少家長存在以下幾個誤區。 嬰兒舌系帶短不正常 有的家長發現嬰兒舌系帶比較短, 張口時舌尖不能上翹, 舌頭的活動不靈活, 就認為不正常。 其實, 嬰兒的舌系帶正處在發育階段。 在新生兒期, 舌系帶是延伸到舌尖或接近舌尖的。 在舌的發育過程中, 舌系帶逐漸向舌根部退縮, 正常兒童2歲以後舌尖才逐漸遠離舌系帶。 所以, 嬰兒時期舌系帶多成緊張狀態, 可出現舌系帶“過短”的情況, 這是暫時性的生理現象,
不應認為不正常。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乳牙的萌出, 舌系帶的附著會逐漸向口底下移, 逐漸變得單薄而鬆弛, 舌的活動度也會變得更加靈活, 舌系帶就不短了。 孩子發音不准就是舌系帶過短所致 有些家長把孩子發音不准歸結為舌系帶過短, 只要孩子稍有說話不清的表現, 就帶孩子到醫院要求割舌系帶。 發音不准、吐字不正固然與舌系帶過短有關, 但這不是發音不准的惟一原因。 舌系帶過短, 一般僅影響孩子對某些字的發音不準確, 對整個發音不起主要作用。 造成發音不准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是先天性生理缺陷, 比如先天性唇裂和齶裂、牙齒缺失或畸形以及舌系帶過短等;二是後天疾病所致,
比如孩子小時候因神經系統疾病致使發聲器官運動不協調、因聽力受損等情況造成聽不准音而無法正確模仿、大腦發育障礙等都可以引起發音不准。 此外, 3~歲以前的小兒詞彙量逐漸增多, 他們很想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維, 故也常常有發音不准的現象, 特別是一些較複雜的音。 這是因為他們剛學會說話不久, 而且大腦的語言中樞和發聲器官尚不成熟, 或是在學說話過程中受到語言環境的影響而引起的。 比如孩子出生後一直聽著方言長大, 孩子周圍的成人普通話說得不標準, 孩子學普通話可能就會有發音不准的現象。 專家認為, 孩子的發音與聽覺功能、語言環境、智慧發育、發音程度等因素有關, 這些因素一般在4~8周歲逐步完善。
因此, 對發音不准不必過分擔心, 小兒有一定的自我糾正能力, 4歲以後會逐漸吐字清楚, 部分正常小兒要到入學以後通過學習才能完全糾正過來。 舌系帶過短手術越早越好 有的家長擔心舌系帶過短會影響孩子的發音、說話, 執意要讓醫生早做手術, 認為早做手術不需麻醉、不要縫針、出血少。 殊不知, 過早手術(2~6個月大時), 易導致手術傷口的瘢痕形成, 這樣有的孩子必須做第二次手術。 而且, 手術中孩子多半不能很好地配合醫生, 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誤傷, 也容易合併感染。 另外, 強迫手術給孩子心理上帶來的影響會更甚於身體上所受到的傷害。 那麼, 舌系帶過短何時手術為宜呢?大多數專家認為最佳年齡以4周歲半到5周歲手術效果較好,
這時孩子能夠配合醫生手術, 而且對孩子以後的發音、認字不會有影響。

看了以上對小孩舌頭短對長大有什麼危害的文章大家多少都有些瞭解了吧?小孩子因為太小所以免疫力和大人比都很差很容易生病, 如果各位家長們不能發現並及時醫治多多少少會對孩子的未來有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