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中醫如何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方法有什麼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疾病是一種生活當中常常會出現的疾病, 對患者來說是一種特別嚴重的疾病, 對於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來說有著嚴重的影響, 同時也在嚴重的時候會讓患者的行動受到限制, 得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疾病後一定要引起重視, 並進行積極的治療,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疾病方法特別多, 下面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中醫的治療方法。

中醫治療注重辨證論治與辨病論治, 據肖長虹介紹, 根據症狀, 中醫將類風濕性關節炎分為行痹、痛痹、著痹、熱痹。 行痹:以肢體關節痛無定處, 走竄為特點;痛痹:以痛有定處而劇烈為特點, 得熱痛減, 遇寒加重;著痹:關節疼痛重著, 痛有定處, 肌膚麻木不仁, 屈伸不利;熱痹:關節痛處灼熱紅紅腫, 得涼則舒。

而臨床病人多幾種症狀同時具備, 而基於此, 中醫也有一套針對性的治療方法, 主要如下:

1、風濕熱痹型:多見於類風濕關節炎急性活動期。

關節腫痛、局部灼熱、皮色發紅, 或觸之有熱, 或兼發熱, 小便黃。 舌紅, 苔黃膩, 脈滑或數。

治法:清熱利濕, 祛風通絡。

方藥:宣痹湯。

2、毒熱瘀痹型:多見於類風濕性關節炎急性發作期或成人Stills 病。 關節紅腫, 欣熱劇痛, 拒觸拒按, 關節活動明顯受限, 發熱, 甚至高熱寒戰, 皮下紅斑, 口渴, 小便短黃, 大便乾燥。 舌紅, 苔黃或燥, 脈弦滑數。

治法:清熱解毒, 涼血通絡。

方藥:三水白虎丸(湯)。

3、寒熱錯雜型(寒痹、痛痹):多見於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活動期, 或急性期向穩定期過渡。 關節腫痛, 局部皮色正常, 但觸之有熱感, 或自覺局部有熱灼感, 但全身畏寒畏風, 受風寒則關節疼痛加重。 舌暗紅, 苔薄白或薄黃, 脈弦滑或弦緩。

治法:祛風散寒,

清熱通痹

方藥:桂枝芍知母湯。

4、風寒濕痹型(著痹):多見於類風濕性關節炎早期, 或慢性活動期。

症見關節腫痛, 屈伸拘急, 局部皮色正常或蒼白, 遇寒加重, 得熱減輕。 舌淡紅, 或暗紅, 苔薄白, 脈弦緊或濡緩。

治法:祛風散寒, 除濕通痹。

方藥:薏苡仁湯。

5、久痹型(肝腎虧損、痰瘀阻絡):見於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活動期, 穩定期, 以及後期。 關節腫大畸形, 僵硬, 屈伸嚴重受限, 時有自發痛或活動時疼痛。 皮下結節, 按之堅硬。 面色無華或晦暗, 腰膝酸軟, 肌肉瘦削, 心悸氣短, 疲倦乏力。 或面色潮紅, 時有低熱。 舌暗紅, 或舌淡體胖有齒印, 瘀斑, 苔白或膩, 脈沉弦或沉細澀。

治法:補益肝腎, 化瘀散結, 搜風剔絡

方藥:獨活寄生湯, 益蠲痹丸緩圖

以上就是關於中醫如何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方法,

得了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疾病後, 我們一定要進行積極的治療, 不但要注意日常的飲食, 同時還要注意生活的調理, 在生活上要有規律, 特別是要注意根據天氣的變化適當的增減衣服, 不要有受寒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