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刺三甲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天寶本草》

【拼音名】Cì Sān Jiǎ

【別名】五加皮(《滇南本莩》), 白竻根(《生草藥性備要》), 白茨根、山五甲(《草木便方》), 苦竻蔃(《嶺南采藥錄》), 刺三加、苦刺頭(《貴州民間藥物》),

三甲皮(《四川中藥志》), 土三加皮、三加皮(《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五加科植物白竻的根或根皮。 9~10月間挖取, 鮮用, 或鮮時剝取根皮曬乾。

【原形態】

白竻(《生草藥性備要》), 又名:風黨竻、苦竻蔥(《嶺南采藥錄》), 鵝掌竻、白竻花、苦刺、倒鉤刺、三葉刺、臭刺、三爪風、三葉五加、白刺藤、刺藤烏、山花蓮、五虎刺、三股風、紅蘆刺、三花眉。

多年生攀援狀灌木, 高1~7米。 樹皮灰白色, 枝條具皮孔, 有刺。 複葉互生;葉柄長2~6釐米, 常有刺;小葉通常3片, 少有5片, 紙質, 有短柄;小葉片長卵形或長橢圓形, 長4~8釐米, 寬2.5~4.5釐米, 先端急尖, 邊緣有鋸齒, 基部楔形。 傘形花序頂生, 常3~10個聚合成總狀花序或複傘形花序, 單生者少;花萼具5小齒, 無毛, 長約1.5毫米;花瓣5片, 白色帶淡黃色, 三角形,

長約2毫米;雄蕊5;雌蕊單一, 子房下位, 2室, 花柱2, 中部以下合生。 果球形, 稍傾向壓扁, 長3~4毫米, 黑色。 花期7~8月。 果期11~12月。

【生境分佈】生於溪邊, 山腳、路旁及丘陵地的灌木叢中。 分佈廣東、廣西、福建、雲南、貴州、四川、江西、湖南等地。

【化學成份】葉含蒲公英賽醇及其乙酸酯、β-穀甾醇、卅一烷、卅醇及卅二醇等。

【性味】

苦辛, 涼。

①《滇南本草》:性溫, 味苦辛。

②《生草藥性備要》:味苦辛, 性微寒。

③《草木便方》:甘辛, 微寒。

【歸經】

①《滇南本草》:入肺、腎。

②《閩東本草》:入肝、腎、胃三經。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 祛風利濕, 舒筋活血。 治感冒高熱, 咳痰帶血, 風濕性關節炎, 黃疸, 白帶, 尿路結石, 跌打損傷, 癤腫瘡瘍。

①《滇南本草》:治腰膝酸疼, 疝氣, 筋骨拘攣, 小兒腳軟。

②《生草藥性備要》:根同蟛蜞菊搗爛敷瘡。 洗爛腳。

③《本草求原》:止熱咳。

④《草木便方》:除風濕, 治筋骨拘攣, 腰膝勞傷。 散跌損瘀血。

⑤《分類草藥性》:治白帶, 風濕麻木。

⑥《天寶本草》:治偏正頭風。

⑦《四川中藥志》:塗刀傷, 生肌。

⑧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 祛風除濕, 治感冒高熱骨痛, 咳嗽, 胸痛, 風濕性關節炎, 坐骨神經痛, 尿路結石。

⑨《貴州草藥》:舒筋活血, 驅風除濕, 理氣, 平喘, 止咳。

⑩《廣西中草藥》:散瘀止痛。 治跌打, 骨折, 刀傷, 癤腫瘡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0.5~1兩;或浸酒。 外用:煎水洗、研末調敷或搗敷。

【注意】《閩東本草》:孕婦忌用。

【附方】

①治男女手足麻木, 腰膝痿軟, 筋骨疼痛, 四肢無力, 痰火濕氣:炒黑豆(童便浸露九次, 蒸透用更佳)、秦歸、陳皮、五加皮各等分。 穀子燒酒泡服。 (《滇南本草》)

②治勞傷風濕:刺三加根皮五至八錢。 煎水服。

(《貴州民間藥物》)

③治關節濕熱腫痛:幹三加皮根一至三兩, 或加墨魚幹二隻, 酒水燉服。 手關節痛加長葉紫珠鮮根二兩;足關節痛加土牛膝鮮根一兩;腰痛加南蛇藤鮮根一兩。 (《福建中草藥》)

④治風濕跌打:三葉五加根一至二兩。 水煎或浸酒服。 (《廣西中草藥》)

⑤治跌打損傷:三加根皮、甜酒各適量, 搗敷。 (江西《草藥手冊》)

⑥治骨折:刺三加根皮, 搗碎, 酒調勻, 微炒熱, 包傷處。 (《貴州民間藥物》)

⑦治陽黃:鮮三加皮根四兩, 鮮白蘿蔔塊根二兩, 冰糖五錢。 水燉服。 (《福建中草藥》)

⑧治勞傷吐血及心氣痛:刺三加根、牛膝、朱砂蓮、小血藤各三錢。 泡酒半斤。 每日服二次, 每次五錢至一兩。 (《貴州草藥》)

⑨治腰痛:白竻根三兩, 烏賊幹兩隻。 酒、水各半燉服。 (《福建民間草藥》)

⑩治咳嗽及哮喘:刺三加根五錢,

倒生根五錢, 葵花杆心五錢。 煎水服。 (《貴州民間藥物》)

⑾治咳嗽痰中帶血:刺三加根、九重根、果上葉、閹雞尾、白芨各三錢。 煎水服。 (《貴州民間藥物》)

⑿治療瘡:白竻根一至二兩, 水煎服;另取葉一握調冬蜜搗爛外敷。 (《福建民間草藥》)

⒀治背花瘡:三加、紫花地丁、金櫻子葉, 匍匐堇, 共搗爛, 敷患處。 (江西《草藥手冊》)

⒁治乳吹、乳癰:白竻根一至二兩, 酌加紅薯燒酒烤服。 (《福建民間草藥》)

⒂治白帶、月經困難:三加三錢, 紅牛膝二錢。 水煎服。 (江西《草藥手冊》)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