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中華石楠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Zhōnɡ Huá Shí Nán

【來源】

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中華石楠的根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hotinia beauverdiana Schneid.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采葉, 曬乾;根全年可采, 洗淨, 切片曬乾。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00-17100m的山坡或山谷林下。

資源分佈:分佈於陝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 葉長橢圓形、倒卵狀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 5長5-10cm, 寬2-4cm, 先端漸尖或突漸尖, 基部漸狹成楔形, 邊緣有疏鋸齒;上面無毛, 下面脈上有毛;網狀葉脈, 側脈9-14對;葉柄長5-10mm, 微被毛。 葉紙質, 質脆易碎。 氣微味淡。

【性味】味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行氣活血;祛風止痛。

主風濕痹痛;能虎肢膝酸軟, 頭風頭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5-9g。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