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松子的食療功效

文章導讀

松子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堅果類食物之一, 閒暇之餘和親朋好友一起吃點松子, 不但解決煩悶, 而且還可以獲得不小的收穫, 松子的營養和食療作用可是不小哦。

我國食用松子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 自唐代以來其就是人們喜愛的小食品, 它既是美味食物, 又是食療佳品。 古人把它視為延年益壽的“長生果”, 歷來備受人們的推崇。 《隨息居飲食譜》讚譽它:“補氣充饑, 養液熄風, 耐饑溫胃, 能暢辟濁, 下氣香身, 最益老人。 ”《本草綱目》中說:“松子味甘, 性溫, 無毒。 ”主治:“關節風濕, 潤五臟, 充饑, 逐風痹寒氣, 補體虛,

滋潤皮膚, 久服輕身不老, 另有潤肺功能, 治燥結咳嗽。 ”

松子吸取千年的精華, 15個月結果, 其營養非常豐富。 據測定, 每100克果仁中, 含熱量為698千卡, 蛋白質13.4克, 脂肪70.6克, 膳食纖維10克, 碳水物化合物2.2克, 灰分3克, 胡蘿蔔素10微克, 硫胺素0.19毫克, 核黃素0.25克, 尼克酸4.0毫克, 維生素E32.79毫克, 鉀502毫克, 鈉10.1毫克, 鈣78毫克, 鎂116毫克, 鐵4.3毫克, 錳6.01毫克, 銅0.95毫克, 磷269毫克, 硒0.74微克。

松子的營養松子所含的脂肪成分主要為亞油酸、皮諾斂酸等不飽和脂肪酸, 其含量占脂肪總量的97%, 有軟化血管和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現代科學研究發現, 松子中含有10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成分, 松仁中含有豐富的磷脂(含量高達0.7%-0.9%)和維生素E;松仁蛋白中目前已發現含有20多種氨基酸, 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松仁中都有。

並含多種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約15種)及多種礦物質等。 松仁所含的磷脂、維生素E、植物蛋白、微量元素等, 對啟動酶的活性、促進蛋白質合成、抗衰老、抗缺氧、抗輻射、增強體力、提高耐力、消除疲勞、增加人體免疫功能等, 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傳統醫學認為, 松子性溫, 味甘無毒。 入肝、肺、大腸經, 有滋陰、潤澡、養顏、熄風、補氣、充饑、澤膚、潤肺、止咳、潤腸、通便等功效。 適用於病後體虛、羸瘦少氣, 燥咳有痰、皮膚乾燥、頭暈眼花、口渴便秘、盜汗、心悸等症。

松子入藥有著悠久的歷史。 人們在服食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在諸多民間驗方中, 不少就是用松子防病治病的, 有很多廣為流傳的驗方偏方且療效頗佳。 據臨床證實,

松子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便秘、風濕性關節炎、神經衰弱、頭暈眼花等, 均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 經常食用松子仁可以起到補充營養和滋補強壯、抗衰老延壽的作用。

松子的食療保健作用

一、具有抗衰老作用。 松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 是一種很強的抗氧化劑, 能起抑制細胞內和細胞膜上的脂質過氧化作用, 保護細胞免受自由基的損害。 從而保護了細胞的完整性, 使細胞內許多重要的酶保持正常功能。 許多動物實驗也表明, 適量限制實驗動物熱能的攝入, 增加維生素E的供給, 細胞內脂褐質的堆積明顯減少, 壽命也明顯延長。

二、松子具有預防心血管病作用。 松子仁所含的脂肪, 主要為亞油酸和皮諾斂酸等不飽和脂肪酸,

可調整和降低血脂、軟化血管和防治動脈粥樣硬化。 不飽和脂肪酸還能減少血小板的凝集和增加抗凝作用, 故能降低血脂和血液黏稠度, 預防血栓形成, 對心血管系統有保護作用。 因此, 老年人常食松子, 能防止因膽固醇增高而引起的心血管疾病。

三、松子仁具有滋陰潤肺、滑腸通便作用。 因其含有豐富的脂肪、棕櫚堿、揮發油等, 能潤滑大腸而通便、緩瀉且不傷正氣, 尤其適用於年老體弱、產後病後大便秘結者。 便秘可使有毒物質和致癌物等不能及時排出體外, 而人體內廢物不能及時排出, 還可影響皮膚的光潔、潤澤, 皮膚變得粗糙、晦暗, 民間常用的潤腸通便法就是以松子仁為主。 此外, 松子油是具有很高食療價值和藥用功效的營養保健佳品。

小小松子, 功效這般神奇, 你是不是也對它興趣多多呢!相信有松子作為你的休閒食品, 一定會有更不一般的品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