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吃撐了有什麼症狀
大多數的爸爸媽媽都想給自己寶寶補充很多營養, 所以在飲食這一方面都希望他們盡可能多的吃一些東西。 而寶寶又不會表達自己的情緒, 不管是自己餓了還是飽了都不能準確的表達出。 所以這也就導致了很多家長在喂寶寶的時候並沒有很好的掌握到一個準確的度。 讓很多嬰兒都出現一個吃撐的狀況, 那麼如果嬰兒吃撐了的話會有怎樣的症狀呢?
1 嘔吐
嬰幼兒的胃不像成人那樣呈垂直位, 而是處於橫位或半橫位, 平時正常餵養之後, 為了避免寶寶嘔吐, 也需要把寶寶豎抱著拍拍背, 使胃內空氣排出來。 如果寶寶吃得太飽, 胃內食物過多, 空氣難以排出, 所以很容易出現嘔吐的症狀。
2 便秘腹瀉
吃得太飽容易加重小兒胃腸道的負荷, 無論是胃腸道的蠕動還是分泌的消化液, 都不能滿足過多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從而容易出現腹脹、腹痛、便秘、腹瀉等問題。
3 心率增快
吃得過飽會刺激胃腸道血運加強, 從而增加心臟的負擔。
4 身材矮小
人在饑餓狀態下, 會促進腦垂體更多地分泌生長激素, 可刺激兒童骨骼生長。 因此, 每次給寶寶餵奶不要太飽, 否則會阻止生長激素分泌, 讓孩子長不高。
5 影響智力發育
寶寶吃得過飽, 會造成腦缺血, 因為此時胃腸裡血液供給增多, 而腦部相對處於缺血狀態, 腦部需要的養料和氧氣供給相對減少, 這就會影響到腦的發育, 從而引起寶寶智力發育障礙。
6 肥胖腦
寶寶吃得過飽, 會導致營養過剩, 營養過剩不僅導致“肥胖兒”, 同樣還會導致“肥胖腦”, 使脂肪在幼兒腦組織堆積過多, 大腦皮層的腦回變淺, 腦的皺褶減少, 並且神經脈絡叢的發育也差, 使寶寶智力水準降低。
7 正確餵養寶寶的原則
每個寶寶的食量各有不同, 家長要摸索自己孩子的食量, 掌握好一個度, 不要盲目和別的寶寶比食量。 養成良好的就餐習慣, 定時定量就餐, 加量也要循序漸進。 孩子偶爾也有胃口不好的時候,
8 寶寶吃多了小妙招
1、揉肚子是很好的做法。 通過外力按摩, 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提高腹部溫度, 能緩解疼痛。 要提醒家長的是, 給傷食的孩子揉肚子, 一定要順時針方向按摩, 與腸道的走形一致,
2、吃山楂有注意消食。 山楂善消肉積。 傷食的孩子, 特別是吃肉類過多的孩子喝山楂水、吃山楂片, 可以起到消積、開胃的效果。
3、備點健胃消食片。 健胃消食片由山藥、太子參、麥芽、陳皮等中藥製成, 能健運脾胃、消食化積, 是小兒脾虛傷食的常用藥。 這種藥更適合那些平時胃腸較弱的孩子。
提示:今後遇到這種寶寶吃多了這種情況時, 家長可記住下面的口訣——孩子多貪嘴, 傷食不可怕。 好吃該定量, 涓涓水長流。 吃撐多活動, 莫要即時睡。 常把肚子揉, 便多腹輕鬆。 傷食減飯量, 清淡易吸收。 消食藥眾多, 每次取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