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胎膜早破的定義是什麼?

胎膜早破是指女性在懷孕後由於胎兒的成長會逐漸長大, 容易壓迫到身體子宮以及孕婦膀胱, 容易出現孕婦尿頻的現象, 容易導致胎膜早破, 而胎膜早破的定義是指沒有租約的胎兒出現胎膜早破, 容易出現胎兒的死亡現象, 需要謹慎觀察, 如果情況嚴重需要及時檢查。

胎膜早破是怎麼回事

懷孕30周後, 由於胎兒在不斷增大, 而增大的子宮壓迫膀胱若引起尿頻, 屬於正常現象, 但如果發生尿床應警惕是否存在胎膜早破的可能性。 胎膜早破是常見的分娩併發症, 它有可能引起各種炎症, 需要引起警惕。

胎膜早破, 又稱破水, 是指在臨產前胎膜自然破裂, 孕齡

胎膜早破的定義

1、未足月胎膜早破:在臨產前胎膜自然破裂孕齡

2、足月胎膜早破:如發生在妊娠滿37周以後, 稱為足月胎膜早破。

胎膜早破會對胎兒造成很多不良影響:

1、早產兒:

百分之30~40早產與胎膜早破有關。 早產兒易發生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胎兒及新生兒顱內出血、壞死性小腸炎等併發症, 圍生兒死亡率增加。

2、感染:

胎膜早破併發絨毛膜羊膜炎時, 常引起胎兒及新生兒感染, 表現為肺炎、敗血症、顱內感染。 感染程度與破膜時間長短有關,

若破膜時間超過24小時以上, 感染率將大大增加。

3、臍帶脫垂或受壓:

胎先露未銜接者, 破膜後臍帶脫垂的危險性增加;因破膜繼發性羊水減少, 使臍帶受壓, 亦可致胎兒窘迫。 如果羊水流完, 可導致“幹產”。

4、胎肺發育不良及胎兒受壓綜合征:

胎兒肺發育不良常引起氣胸、持續肺高壓,

預後不良。 破膜時孕齡越小、引發羊水過少越早, 胎兒肺發育不良的發生率越高。 如破膜潛伏期長於4周, 羊水過少程度重, 可出現明顯胎兒宮內受壓, 表現為鏟形手、弓形腿、扁平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