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大苞葉千斤拔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貴州草藥》

【拼音名】Dà Bāo Yè Qiān Jīn Bá

【別名】麒麟尾、山蘿蔔

【來源】為豆科植物大苞葉千斤拔的根。 秋季採收。

【原形態】小灌木, 高50釐米左右, 密被褐色柔毛。

葉互生, 矩卵形, 長4~8釐米, 寬3~5釐米, 先端短尖, 基部心形, 全緣;葉柄短, 柄上具密毛;托葉披針形, 有隆起的脈, 邊緣有毛。 總狀花序;貝狀苞片, 扁圓形, 長15~18毫米, 寬30~42毫米, 先端截形或圓形, 少有急尖, 有時微凹, 內有桔紅色的腺點, 脈上有長毛, 邊緣被毛, 外面脈上有疏毛;萼片披針形;花冠玫瑰紅色。 花期10~12月。

【生境分佈】生於向陽山坡.分佈貴州、雲南等地。

【性味】性寒, 味辛微苦。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 健脾補虛, 解毒。 治紅、白痢。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O.5~1兩。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