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突發一側耳聾耳鳴警惕腦瘤

聽力突然下降、耳鳴等耳朵方面出現問題時, 多數人會選擇到耳科就診。 相關專家提醒, 有一種腦瘤導致的早期癥狀恰恰是耳聾耳鳴, 因為很多患者初診都在耳鼻喉科, 聽神經瘤的早期診斷率較低, 很容易造成誤診誤治, 需要引起有相關癥狀的患者注意。

78歲的孫奶奶一年前右耳聽力突然出現下降, 家人以為是年齡較大緣而導致的老年性耳聾, 便沒有在意。 但隨后孫奶奶出現了右耳耳鳴的現象, 老人家經常說她會聽到有汽笛聲、蟬鳴音、哨音等聲音, 但是外人從未聽到過。 近日, 孫奶奶來到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腦神經外科找到了閆長祥教授。

據專家介紹, 聽神經瘤是起源于聽神經鞘的腫瘤, 為良性腫瘤, 是常見顱內腫瘤之一, 占顱內腫瘤的7%~12%。 多見于成年人, 高峰在30歲至50歲。 嚴格意義上講, 該腫瘤并非來源于聽神經, 而是來源于與之非常靠近的神經——前庭神經。 由于聽神經與前庭神經緊緊地挨在一起, 因此前庭神經上的腫瘤長大后, 就會壓迫到比較脆弱的聽神經, 患者會感到聽力下降, 包括出現耳鳴。 隨著腫瘤不斷長大, 就會逐漸產生壓迫, 對腦干、小腦、顱內其他神經都會有影響, 從最開始患者一側耳朵聽力下降, 直到聽力完全喪失, 甚至突聾。 腫瘤變大后, 就從內耳道里“冒”出來, 壓迫小腦, 走路就會搖搖晃晃,

容易摔跤。 同時還會感覺到一側手腳不靈活、沒勁, 感覺到臉麻, 看東西有重影。

如果腫瘤沒有及時處理, 繼續長大, 還會引起吞咽困難、偏癱等癥狀, 甚至會因腦干功能嚴重受損, 造成腦積水、腦疝等從而危及生命。 閆長祥教授團隊結合影像資料和孫奶奶的各項身體檢測指標, 成功為對其進行了聽神經瘤全部切除手術, 還很好地保留了患者的面神經。 目前老人已經順利出院, 術后恢復良好。

如果術前檢查顯示患者已經聽力下降甚至耳聾, 則術后聽力恢復的可能性非常小。 專家強調, 早期聽神經瘤的癥狀常常表現為耳聾、耳鳴及眩暈, 易于被患者所忽視。 臨床上也會碰到過不少這樣的患者, 直到完全失聰后才查出病因,

很惋惜。 正因為這種前期誤診誤治造成的傷害是不可逆的, 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專家提醒, 若想早期發現聽神經瘤, 必須對耳鳴或聽力下降、尤其成年人一側耳聾耳鳴的癥狀引起重視, 有時單純在耳鼻喉科就診往往會延誤病情, 應及早去神經外科進行腦CT和磁共振檢查以明確診斷后及時治療。 (孔令栓)

[ 位置: 首頁>
養生頻道> 健康常識 , 責編:李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