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為何平時總是出現頭暈的症狀?

在生活中, 很多人都有過頭暈的情況, 比如工作當中正忙的起勁的時候, 突然感覺腦袋像是有人搖晃一樣, 還有一些老年人走路的時候會突然感覺到眼花, 看不清東西。 這些情況都屬於頭暈症狀的一種, 為何現在這麼多人總出現頭暈呢?其實, 頭暈的原因也是有很多的, 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一樣, 生活環境已經生活習慣也不一樣, 因此, 導致頭暈的原因有很多種。

瞭解頭暈

頭暈英文是dizziness, 是一種常見的腦部功能性障礙, 也是臨床常見的症狀之一。 為頭昏、頭脹、頭重腳輕、腦內搖晃、眼花等的感覺。 頭暈可由多種原因引起, 最常見於發熱性疾病、高血壓病、腦動脈硬化、顱腦外傷綜合症、神經症等。 此外, 還見於貧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低血壓、藥物中毒、尿毒癥、哮喘等。 抑鬱症早期也常有頭暈。 頭暈可單獨出現, 但常與頭痛併發。 頭暈伴有平衡覺障礙或空間覺定向障礙時,

患者感到外周環境或自身在旋轉、移動或搖晃, 稱為頭暈。

臨床表現本病的臨床表現特徵是頭暈與目眩, 輕者僅眼花, 頭重腳輕, 或搖晃浮沉感, 閉目即止;重則如坐車船, 視物旋轉, 甚則欲僕。 或兼目澀耳鳴, 少寐健忘, 腰膝酸軟;或噁心嘔吐, 面色蒼白, 汗出肢冷等。 發作間歇期長短不一, 可為數月發作一次, 亦有一月數次。 常可有情志不舒的誘因, 但也可突然起病, 並可逐漸加重。 眩暈若兼頭脹而痛, 心煩易怒, 肢麻震顫者。 應警惕發生中風。 正如清代李用粹《證治匯外·卷一·中風》所說:“平人手指麻木, 不時眩暈, 乃中風先兆, 須預防之。 ”

經常頭暈是怎麼回事

1.情志內傷素體陽盛, 加之惱怒過度, 肝陽上亢, 陽升風動, 發為眩暈;或因長期憂鬱惱怒,

氣鬱化火, 使肝陰暗耗, 肝陽上亢, 陽升風動, 上擾清空, 發為眩暈。

2.飲食不節, 損傷脾胃, 脾胃虛弱, 氣血生化無源, 清竅失養而作眩暈;或嗜酒肥甘, 饑飽勞倦, 傷於脾胃, 健運失司, 以致水穀不化精微, 聚濕生痰, 痰濕中阻, 濁陰不降, 引起眩暈。

3.外傷、手術頭部外傷或手術後, 氣滯血瘀, 痹阻清竅, 發為眩暈。

4.體虛、久病、失血、勞倦過度腎為先天之本, 藏精生髓, 若先天不足, 腎精不充, 或者年老腎虧, 或久病傷腎, 或房勞過度, 導致腎精虧虛, 不能生髓, 而腦為髓之海, 髓海不足, 上下俱虛, 而發生眩暈。 或腎陰素虧, 肝失所養, 以致肝陰不足, 陰不制陽, 肝陽上亢, 發為眩暈。 大病久病或失血之後, 虛而不復, 或勞倦過度, 氣血衰少, 氣血兩虛,

氣虛則清陽不展, 血虛則腦失所養, 皆能發生眩暈。

本病病位在清竅, 由氣血虧虛、腎精不足致腦髓空虛, 清竅失養, 或肝陽上亢、痰火上逆、瘀血阻竅而擾動清竅發生眩暈, 與肝、脾、腎三髒關係密切。 眩暈的病性以虛者居多, 故張景嶽謂“虛者居其八九”, 如肝腎陰虛、肝風內動, 氣血虧虛、清竅失養, 腎精虧虛、腦髓失充。 眩暈實證多由痰濁阻遏, 升降失常, 痰火氣逆, 上犯清竅, 瘀血停著, 痹阻清竅而成。

眩暈的發病過程中, 各種病因病機, 可以相互影響, 相互轉化, 形成虛實夾雜;或陰損及陽, 陰陽兩虛。 肝風、痰火上擾清竅, 進一步發展可上蒙清竅, 阻滯經絡, 而形成中風;或突發氣機逆亂, 清竅暫閉或失養, 而引起暈厥。

對於頭暈很嚴重的人來說,

估計就是患病導致的。 有哪些疾病會出現頭暈的症狀呢?據小編所知, 頭部如果出現了病變的話, 最明顯的症狀就是頭暈, 可能是顱內或者是顱外疾病導致的。 其次, 可能是頭部曾經受到過嚴重的創傷, 持續性的頭痛也會導致出現頭暈的情況。 其次, 老人如果體內缺血導致的貧血也會出現頭暈、乏力的症狀。 如果有這些情況的話, 最好還是去醫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