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血糖忽高忽低是怎麼回事 警惕血糖忽高忽低的危險信號

血糖忽高忽低是怎麼回事

1.用藥依從性不佳

無論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 擅自減量、停用或更換品種, 可致血糖迅速升高;擅自增量、增加次數如重複用藥或另添品種, 可致血糖過於降低。

2.飲食常規打亂

飲食不當是血糖波動的一個主要因素。 據臨床統計, 血糖波動比較厲害的患者中, 有三分之一是因為飲食控制不當引起的。 如親友相聚, 暴飲暴食, 可致血糖驟升;而因故停止進食, 饑腸轆轆, 又致血糖不斷下降。

3.運動不當

整天枯坐斗室, 吃得多、動得少, 熱量蓄積, 血糖可以上升;運動強度太大、運動時間太長, 血糖可以降低。 對糖尿病運動員的運動前血糖建議有些不同, 通常認為在5.6~13.9mmol/L的範圍內開始運動都是安全的。

很多1型運動員在運動中將他們的血糖保持在6.7~10mmol/L之間, 在空腹血糖超過13.9mmol/L的時候, 他們就不再運動, 在血糖低於5.6時, 他們會補充碳水化合物。

4.生活不規律

如加班加點, 熬夜、失眠, 次日血糖容易反彈性升高;長久勞逸不均、疲憊不堪, 血糖又會降低。 因為長期熬夜, 睡眠不佳會破壞人體生物鐘, 導致正常代謝活動受干擾, 腎上腺素及去甲腎上腺素分泌增多, 從而出現血糖身高, 機體抵抗力下降等不良情況。

5.氣候變化

寒潮侵襲, 體內腎上腺素大量釋放、肝糖原輸出增加, 血糖因而升高;而炎暑季節, 人體代謝加快、能量消耗加大, 血糖則可偏低。

6.情緒不安

緊張、忿怒、精神遭到刺激、交感神經興奮, 會使血糖驟然升高;消沉、抑鬱、整天萎靡不振, 迷走神經活動佔優勢, 血糖降低。

7.外傷感染等應激因素

因外傷、手術、感染發熱, 嚴重精神創傷、嘔吐。 失眠、生氣、勞累, 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等應激情況, 會使血糖迅速升高, 有時會誘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還有, 感冒也會使血糖升高。  

8.女性處於特殊時期

女性處於月經來潮或妊娠、分娩時, 血糖多數也會升高。 一般來說, 女性朋友在生理期的時候會對血糖有一定的影響, 這主要和女性體內激素水準變化有密切的關係。 雌激素能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 也就是說, 它在血中濃度升高時, 能增加身體對胰島素的利用;反之, 當雌激素濃度下降時, 身體對胰島素的利用減少, 就會出現胰島素抵抗。 雌激素、黃體酮在經前降低, 月經來潮後逐漸升高,

以促使子宮內膜增生, 為孕育胚胎做好準備。

9.其他藥物的不良反應

如噻嗪類利尿藥、糖皮質激素類藥、性激素如避孕藥等, 常用可致血糖升高;又如水楊酸類藥、磺胺類藥、利血平等, 常用可致血糖降低。

10.其他因素

如慢性便秘用力排便時, 血糖可短暫升高。

別讓血糖忽高忽低

“吃點喝點不要緊, 血糖高了打針胰島素就可以解決問題了。 ”很多糖尿病病人都有類似的想法, 認為血糖水準不用過分注意, 高了就打針吃藥, 低了就吃點糖。 實際上, 這種做法最要不得, 這樣會使血糖像“過山車”一樣, 忽高忽低、波動不穩。

血糖波動不穩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是非常危險的,因為當人體血液中葡萄糖的濃度忽高忽低時,非常容易導致組織細胞形態和功能的損害。尤其是因血糖波動幅度過大而引發的低血糖,危害程度更遠遠大於糖尿病本身對身體帶來的傷害。

為了減少糖尿病併發症,患者更應該關注血糖的波動,盡可能減少餐後血糖的漂移和低血糖的發生。為此,近年醫學界提出要“精細調控血糖”。患者要密切監測血糖,尤其是餐後血糖(除了餐後2小時血糖,還應酌情監測餐後半小時、1小時血糖),要選用既能很好地控制餐後血糖,又能減少低血糖風險的藥物。

血糖波動不穩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是非常危險的,因為當人體血液中葡萄糖的濃度忽高忽低時,非常容易導致組織細胞形態和功能的損害。尤其是因血糖波動幅度過大而引發的低血糖,危害程度更遠遠大於糖尿病本身對身體帶來的傷害。

為了減少糖尿病併發症,患者更應該關注血糖的波動,盡可能減少餐後血糖的漂移和低血糖的發生。為此,近年醫學界提出要“精細調控血糖”。患者要密切監測血糖,尤其是餐後血糖(除了餐後2小時血糖,還應酌情監測餐後半小時、1小時血糖),要選用既能很好地控制餐後血糖,又能減少低血糖風險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