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

中醫擇時養生 教你改良生物鐘

中醫調教一日節律鐘

一天之中, 每個時辰都有一個臟器主持, 那就是它最活躍的時段。 隨時間消逝, 它會逐漸減弱到低谷, 即薄弱期,

如此循環往復。

淩晨1~3點

這是肝最強的時間, 我們能做的就是睡眠, 給肝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 肝最弱的時間是13~17點。 所以建議把辛苦工作儘量堆在上午。 肝怕勞累, 雖然一天中任何時候都應該注意休息, 但13~17點這段時間更重要。 如果必須工作, 肝臟在體表開竅於眼睛, 至少每隔一小時讓眼睛休息5分鐘。

有以下症狀者, 最需要養肝 眩暈、情緒易激動、煩躁不寧、性情抑鬱沉悶、睡眠多夢, 同時可能會胸肋隱痛、月經不調。

肝是身體裡藏血的臟器, 它努力工作, 脾胃功能就能正常, 氣、血、水的運行正常。 養肝最好做個溫婉女子。 中醫認為, 肝在體內為將軍之官, 是武將之首, 性格剛強躁急, 直來直去, 不能拐彎。 養肝就要梳理它的性情,

性情急躁只能助長它的暴脾氣, 所以在精神上要保持柔和、舒暢, 力戒暴怒和抑鬱。 這樣就不會讓肝氣過旺, 肝可以維持正常的疏導功能。

淩晨5~7點

這是腎最強的時間, 很多男人早晨激情澎湃, 想和你親熱一下就是這個道理。 腎最脆弱的時間是23點~淩晨1點。 建議早睡, 養養精神, 別在男人最虛弱的時候一再刺激他。

有以下症狀者, 最需要養腎 頭暈耳鳴、記憶力減退、性功能衰弱、手足軟、腰膝酸軟、易感風寒、不孕、早產。

腎臟無論在男人在女人都是相當重要的器官。 它主藏精, 全身各器官收集來的精氣都上交到腎, 由它統一分配管理。 養腎要著眼于“藏”。 那些“大嘴巴”、喜歡八卦的人可能會生存困難, 冬天要保持精神安靜, 想辦法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動,

最好能做到含而不露, 就像守著個小隱私秘而不宣。 其主旨是 神藏於內, 不要暴露於外。 同時還要調節不良情緒, 遇到不順心、不高興的事, 儘快拋掉、扔掉、摔掉。

7~9點

這是肺最強的時間, 有什麼運動最好放在這會兒做, 在肺最有力的時候做有氧運動, 例如慢跑, 能強健肺功能。 肺最脆弱的時間是21~23點。 肺臟通常在此時示弱, 我們晚上咳嗽得更厲害些, 建議晚飯後口中含一片梨, 到睡前刷牙時吐掉。

有以下症狀者, 最需要養肺 呼吸微弱、語音低微、呼吸急促、胸悶、咳嗽、喘息。

肺處於五臟最高的位置, 被稱為華蓋, 它主司呼吸運動, 從自然界吸入清氣, 又把體內的濁氣排出體外, 是心臟的輔臣, 幫助新陳代謝順利進行。

潤肺最適合吃百合, 百合性甘微苦, 擅長潤肺止咳, 清心安神, 對肺病效果最好, 可以加杏仁煮粥、加冰糖蜂蜜煎湯、加西芹炒菜, 肺臟都歡迎之至。 此外, 梨、白木耳、胡桃也有生津潤肺效果。

9~11點

這是脾最強的時間, 脾弱的人可以把午飯時間提前到11點, 因為此時脾氣最旺,

消化食物、吸收營養最得力。 脾最脆弱的時間是19~23點, 建議晚飯一小時後吃一個水果, 甘味可以健脾。

有以下症狀者, 最需要養脾 腹脹、腹瀉、倦怠、遺精、白帶多、氣短、懶言、韌帶和肌肉鬆弛。

脾是體內的“倉廩之官”, 主管消化食物、運送營養到全身。 有兩個小方法可以健脾。 一個是按摩腹部, 仰臥在床上, 以臍為中心, 沿順時針方向用手掌旋轉按摩20次。 如果吃了過多的生冷食物, 會使寒氣積存在脾胃, 影響消化功能, 可以用較厚的紗布袋, 裝100克炒熱的食鹽, 放在臍上三橫指處, 有暖脾散寒之效。

11~13點

這是心最強的時間, 有需要耗神思考的工作, 可以利用中午, 此時心力最強。 心最弱的時間是21點~淩晨1點。 所以心臟先天較弱的人宜早睡不宜熬夜,

建議睡前喝一杯胡蘿蔔汁或番茄汁, 紅色食物能養心。

有以下症狀者, 最需要養心 心悸、胸悶、失眠、健忘、神志不寧、煩躁, 甚至心前區劇烈疼痛。

心是體內的主宰, 配合其他所有臟腑的功能活動, 它推動血液輸送全身, 並統管全身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 養心鍛煉注意“三適” 適時, 時間最好安排在清晨或傍晚天氣涼爽時;適量, 提倡輕鬆運動, 時間控制在20~30分鐘左右, 強度適當減小;適地, 儘量到戶外運動, 選擇公園、湖邊、庭院等陰涼通風的地方。

中醫調教一年節律鐘

中醫裡一年分五季, 在夏秋之間多出來一個長夏。 五臟分管五季, 當令之時髒氣最旺, 但也最容易受傷。

春(立春到立夏) 養肝

春天最脆弱的部位是肝。 春天是肝的主季, 肝氣最旺,但也是這個季節最容易發生肝病。寒冬已過,本應氣候漸暖,但如果溫暖提前出現,或者嚴寒不走仍把持朝政,或者溫暖太過、變得像夏天一樣炎熱,就是氣候沒有按時行動。一旦適逢用肝過度或肝氣素來不充足,久失濡養,肝功能活動跟不上如此活躍的氣候,會脆弱地纏綿病床。

春天最好多做養肝護肝的事,“噓”字功就是很重要的一個明目護肝之法。兩腳自然分開站立,採用腹式呼吸,用鼻吸氣,用口呼氣,吸氣時兩唇輕合,舌抵上顎,呼氣時收腹、提肛,同時發出“噓”音。這個方法適宜早晚各做一次,天天堅持,練習時音調要柔細勻長,使氣呼盡,噓後調息時要閉目凝神。

夏(立夏到小暑)養心

夏天最脆弱的部位是心。涼風動水,荷葉卷著蜻蜓的影子,聽來很消夏,可小“心”慌慌。暑熱逼人多流汗,易傷心血。夏練要以靜為主,採取不勞形神,不傷津液的方式進行鍛煉。

夏季天熱,容易煩躁傷心,食欲不振,可以多吃些養心安神的食物。例如蓮子芯,味道比較苦,但善於清心火、健脾胃,直接泡水代茶飲或加粳米同煮成粥就行了。烏梅也有解熱除煩的作用,夏天的辦公室零食盡可以換成冰糖烏梅之類。

長夏(小暑到立秋)養脾

長夏最脆弱的部位是脾。長夏就是暑熱過去,開始下雨的那一段時間。如果我們先天不足,曾在媽媽體內受了委屈,完全可以靠脾的運作彌補損失,所以脾又被尊稱為“後天之本”。

脾喜燥惡濕。長夏最大的特點是濕氣太重,脾臟最怕濕邪來犯,它喜歡乾燥一點。養脾可以多吃些豆類,適宜在夏天吃的豆類包括綠豆、白扁豆、荷蘭豆、紅豆、豌豆幾種,這些豆子,或煮或炒或燉,可以變出多種花樣,而且還有一個最大的樂趣——除濕健脾。白術、山藥也有同等作用。

秋(立秋到立冬)養肺

秋天最脆弱的部位是肺。林妹妹每到秋天感時傷悲,肺病就更重些。入秋後,氣候逐漸乾燥,人的皮膚黏膜水分蒸發加速,於是出現皮膚乾澀、鼻燥、唇幹、咽痛等現象,這就是秋天的主氣——燥。“潤燥”是秋季養肺的大法,落實下來,首先飲食上要以滋陰潤肺為基本原則。

乾燥的秋天每天通過皮膚蒸發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所以秋季的補水量要更多。平時每天喝水的最低限度為1500毫升,秋天喝2000毫升才能保證肺和呼吸道的潤滑。每天最好在清晨和晚上臨睡之前各飲200毫升,白天兩餐之間各飲水800毫升,以使肺臟安度金秋。

冬(立冬到立春)養腎

冬天最脆弱的部位是腎,當大地被冰雪覆蓋、萬物凋零的時候,腎氣最易耗損。我們能做的就是在疾病易犯季節多珍重,例如冬天補充陽氣,以養護腎氣。這個只要簡單的“早睡晚起”一招就可以實現。冬天日照短,早睡保持溫熱的身體,以養人體陽氣,晚起是指在自然界陽氣上升之後起床,身體可以補充陽氣,躲避陰氣。這樣各臟器收集的陽氣彙集到腎,腎氣充沛足以抵擋疾患。

“少食鹹,多食苦”。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而腎主鹹,心主苦,當鹹味吃多了,就會使本來就偏亢的腎水更亢,從而使心的力量減弱。所以,應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功能,抗禦過亢的腎水。同時冬季飲食切忌黏硬、生冷食物,因為此類食物屬陰,易使脾胃之陽受損。對於正常人來說,冬季應當遵循“秋冬養陰”的原則,也就是食用滋陰、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像藕、木耳、胡麻等皆為有益的食品。

肝氣最旺,但也是這個季節最容易發生肝病。寒冬已過,本應氣候漸暖,但如果溫暖提前出現,或者嚴寒不走仍把持朝政,或者溫暖太過、變得像夏天一樣炎熱,就是氣候沒有按時行動。一旦適逢用肝過度或肝氣素來不充足,久失濡養,肝功能活動跟不上如此活躍的氣候,會脆弱地纏綿病床。

春天最好多做養肝護肝的事,“噓”字功就是很重要的一個明目護肝之法。兩腳自然分開站立,採用腹式呼吸,用鼻吸氣,用口呼氣,吸氣時兩唇輕合,舌抵上顎,呼氣時收腹、提肛,同時發出“噓”音。這個方法適宜早晚各做一次,天天堅持,練習時音調要柔細勻長,使氣呼盡,噓後調息時要閉目凝神。

夏(立夏到小暑)養心

夏天最脆弱的部位是心。涼風動水,荷葉卷著蜻蜓的影子,聽來很消夏,可小“心”慌慌。暑熱逼人多流汗,易傷心血。夏練要以靜為主,採取不勞形神,不傷津液的方式進行鍛煉。

夏季天熱,容易煩躁傷心,食欲不振,可以多吃些養心安神的食物。例如蓮子芯,味道比較苦,但善於清心火、健脾胃,直接泡水代茶飲或加粳米同煮成粥就行了。烏梅也有解熱除煩的作用,夏天的辦公室零食盡可以換成冰糖烏梅之類。

長夏(小暑到立秋)養脾

長夏最脆弱的部位是脾。長夏就是暑熱過去,開始下雨的那一段時間。如果我們先天不足,曾在媽媽體內受了委屈,完全可以靠脾的運作彌補損失,所以脾又被尊稱為“後天之本”。

脾喜燥惡濕。長夏最大的特點是濕氣太重,脾臟最怕濕邪來犯,它喜歡乾燥一點。養脾可以多吃些豆類,適宜在夏天吃的豆類包括綠豆、白扁豆、荷蘭豆、紅豆、豌豆幾種,這些豆子,或煮或炒或燉,可以變出多種花樣,而且還有一個最大的樂趣——除濕健脾。白術、山藥也有同等作用。

秋(立秋到立冬)養肺

秋天最脆弱的部位是肺。林妹妹每到秋天感時傷悲,肺病就更重些。入秋後,氣候逐漸乾燥,人的皮膚黏膜水分蒸發加速,於是出現皮膚乾澀、鼻燥、唇幹、咽痛等現象,這就是秋天的主氣——燥。“潤燥”是秋季養肺的大法,落實下來,首先飲食上要以滋陰潤肺為基本原則。

乾燥的秋天每天通過皮膚蒸發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所以秋季的補水量要更多。平時每天喝水的最低限度為1500毫升,秋天喝2000毫升才能保證肺和呼吸道的潤滑。每天最好在清晨和晚上臨睡之前各飲200毫升,白天兩餐之間各飲水800毫升,以使肺臟安度金秋。

冬(立冬到立春)養腎

冬天最脆弱的部位是腎,當大地被冰雪覆蓋、萬物凋零的時候,腎氣最易耗損。我們能做的就是在疾病易犯季節多珍重,例如冬天補充陽氣,以養護腎氣。這個只要簡單的“早睡晚起”一招就可以實現。冬天日照短,早睡保持溫熱的身體,以養人體陽氣,晚起是指在自然界陽氣上升之後起床,身體可以補充陽氣,躲避陰氣。這樣各臟器收集的陽氣彙集到腎,腎氣充沛足以抵擋疾患。

“少食鹹,多食苦”。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而腎主鹹,心主苦,當鹹味吃多了,就會使本來就偏亢的腎水更亢,從而使心的力量減弱。所以,應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功能,抗禦過亢的腎水。同時冬季飲食切忌黏硬、生冷食物,因為此類食物屬陰,易使脾胃之陽受損。對於正常人來說,冬季應當遵循“秋冬養陰”的原則,也就是食用滋陰、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像藕、木耳、胡麻等皆為有益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