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皮蛇”好了還很痛是怎麼了?帶狀皰疹好治療

帶狀皰疹就是老一輩說的“皮蛇”, 如果讓脖子皮膚上的這些水泡繞成一圈, 恐怕會致命, 這是一個民間傳說。 但有人去治療“皮蛇”後,

帶狀皰疹的水泡慢慢消失了, 但痛苦的是, 疼痛還是沒有改善, 尤其到了夜晚, 會痛到睡不著, 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後遺神經痛影響生活品質

為何患者脖子上的帶狀皰疹明明已經消失了, 疼痛卻還是沒有好轉, 痛不欲生呢?醫師分析, 不是皮膚症狀好了,

就代表帶狀皰疹已經完全康復, 這也是帶狀皰疹在治療上最麻煩的地方。 這種情況叫做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 根據醫師多年來的觀察, 恐怕有高達7、8成的患者, 即使帶狀皰疹的皮膚症狀已經恢復, 但患部卻仍然感到疼痛。

由於帶狀皰疹的病毒特性就是噬食神經, 所以, 會造成神經受損發炎, 並導致起疹子、水泡等的皮膚症狀, 然而當免疫系統發動攻勢戰勝了病毒之後, 或許水泡的皮膚症狀已經消失, 但是神經受損的部分還需要更長的時間修復, 因此, 才會出現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的情況。 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的時間, 有的人可能會持續痛個1、2周, 也有人痛到1個月以上的時間。 疼痛的強度還算在人體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但是, 長期下來也是相當惱人, 嚴重影響心情與生活品質, 所幸一般是會康復的, 至今還沒有聽過有人會因此痛一輩子的情況。

不典型帶狀皰疹患者較易神經痛

帶狀皰疹主要是受到濾過性病毒引起的一種感染症, 與引起幼童水痘的病毒是同一種, 一旦感染過這種病毒, 它就會長期潛伏在身體的神經細胞裡伺機而動, 包括脊髓神經、三叉神經節、膝狀神經結等, 只要當哪一天宿主的免疫力下降, 病毒就會沿著神經跑出來到處作怪, 一般就是在皮膚上出現簇集型的水泡, 沿著一邊的神經以帶狀形態分佈, 並且會出現抽痛感。

不過, 臨床上也不是所有的患者一開始就會出疹子, 讓人容易明確判斷是患了帶狀皰疹,

有些患者發病初期並沒有先發疹, 而是先出現疼痛的感受, 當疼痛感出現在背部, 就可能誤診為背痛, 疼痛感來自腹部的話, 也有可能誤認為是腎結石或闌尾炎等其他毛病。 因此, 比較不典型的帶狀皰疹患者, 容易因此延誤用藥治療的黃金時機, 增加了出現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的機率。

哪些人是高危險群?

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好發的物件是年紀大的老人家, 因為年長者的神經系統比年輕人的神經系統較為老化, 遇到損傷的時候, 復原的速度當然就會比較慢。

另外一個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的好發族群, 則是當發生帶狀皰疹的時候, 皮膚症狀所出現的水泡範圍很大的患者, 就容易出現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

主要是因為水泡面積長得越廣, 代表濾過性病毒侵犯的神經系統越多, 所造成的神經發炎區域就可能比較大, 因為要等到每一處神經發炎的部位全部恢復健康, 當然就需要更長的時間, 就成了容易受到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困擾的族群。

藥物治療加速神經修復

一般在治療上就是給止痛藥或是神經痛藥物, 止痛藥強度要達到中強度以上, 才止得住患者的疼痛感;至於神經痛相關的藥物, 則是希望幫助疼痛根源的神經發炎、加速修復的時間, 就能減輕患者的不適感, 也有醫師會開維生素B的保健食品, 因為維生素B具有加速神經修復的作用。

有的醫師甚至會開立抗抑鬱、抗痙攣的藥物, 不是患者有憂鬱症或癲癇的情況,

而是這一類的藥物通常是作用在中樞神經上面, 就可藉此阻斷因為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所產生的疼痛感受。 只是對於這些治療帶狀皰疹所使用到的藥物, 並不是每一種都有健保全額給付, 通常健保有給付的部位是三叉神經第一對分支、生殖排泄系統附近部位的帶狀皰疹。

多休息、睡好睡, 不讓神經痛上身

想要對抗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 醫師給患者最大的建議就是要多休息, 因為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情緒及睡眠, 導致患者沒有充足的睡眠, 當然就不會有好脾氣。 根據醫師門診觀察指出, 帶狀皰疹遺留下的神經痛, 會造成患者的血壓升高, 因此, 如果沒有保持良好的情緒, 恐怕容易引發心臟病、腦中風等病,更容易造成猝死,尤其是年紀大一點的患者來說更要注意。

心情不好又加上睡不飽,免疫系統也不會有良好的戰鬥力,由於影響帶狀皰疹發作的關鍵就是免疫力的情況,因此,患者一定要想辦法提升自己的免疫力,一旦免疫力上升,身體就有能力壓下病毒,修復受損的神經。所以,除了充足的睡眠與好心情,包括規律的運動習慣與均衡飲食,都是提升免疫力的不二法門,至於在飲食方面,則沒有任何禁忌,什麼都可以吃,但最好還是儘量避免吃刺激性、辛辣食物。

恐怕容易引發心臟病、腦中風等病,更容易造成猝死,尤其是年紀大一點的患者來說更要注意。

心情不好又加上睡不飽,免疫系統也不會有良好的戰鬥力,由於影響帶狀皰疹發作的關鍵就是免疫力的情況,因此,患者一定要想辦法提升自己的免疫力,一旦免疫力上升,身體就有能力壓下病毒,修復受損的神經。所以,除了充足的睡眠與好心情,包括規律的運動習慣與均衡飲食,都是提升免疫力的不二法門,至於在飲食方面,則沒有任何禁忌,什麼都可以吃,但最好還是儘量避免吃刺激性、辛辣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