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性健康什麼情況下做心臟造影
問題 【過敏】 【歸檔】 15年02月09日

什麼情況下做心臟造影

問題描述 突然吐血,現住院五天,檢查為胃潰瘍,冠心病及心絞痛等現精神良好,但不能下床走路,走路會氣喘,馬上就不省人事,醫生建議做造影,再進行支架等,請問這樣的年齡有危險嗎,如做再上支架的話他的存活率是多少?
網友回答
2015年02月09日 12:52

心臟造影檢查就是將一根很細的導管插入到你的主動脈裡,然後通過導管前面的小口向主動脈血液注入造影劑,使X射線可以將沿血管流動的造影劑在顯示幕中顯示出來血管及心臟的形態來。 血管造影,應用大劑量造影劑注射時,有許多因素影響其毒性作用。心血管造影時,快速注射比緩慢注射時中毒的危險性增大數倍,主是由於造影劑的高滲作用,就是較新的製劑也有一些化學毒性作用。在一定情況下,心肌、腦、脊髓或腎臟的耐受性減低。關於造影劑的選擇,腦血管造影時最好選用甲葡胺鹽,而心臟造影時則用鈉鹽與甲葡胺鹽合劑。血管造影比尿路造影不常見有過敏反應,可能是血管造影時造影劑不直接通過肺臟。在應用碘醯胺血管造影的167例中,6例發生輕度的過敏反應。在注射血管分佈區,偶見皮膚出血點,這可能是由於沖洗注射器或針頭所用的鹽水受污染所致的棉花纖維或手套的粉末污染而栓塞所致。

2015年02月09日 12:52

需要注意以下幾點:⒈病人需要相對嚴格平臥6~12小時以上,術側肢體制動,沙袋需要壓迫4~6小時。⒉病人及家屬注意穿刺局部有無出血或肢體腫脹。⒊如有出血,病人或家屬應在呼叫護士或醫師同時,用手對局部進行壓迫。⒋術後次日解除繃帶後,局部可能有小的硬結,觸壓或活動時可有疼痛感,包塊形成與局部損傷和出血相關,可不予特殊處理,在術後1周左右症狀即可消失。⒌如果術後穿刺局部持續疼痛並且逐漸加重,病人應找醫師,防止有血管假性動脈瘤形成,在超聲指導下對血管穿刺處再次實施較長時間壓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