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溶血性急性腎衰
問題 【血液內科】 【歸檔】 16年04月29日

溶血性急性腎衰

問題描述 網友性別:女
網友年齡:37歲
詳情描述:
溶血性急性腎衰怎麼辦?急性溶血性急性腎功能衰竭,患者高燒是能不能使用促使患者體溫上升的引產藥物?該病目前有沒有較好的治療方法?
網友回答
2016年04月29日 00:00

急性腎功能衰竭除少數為多尿型者外,大多都經過少尿期、多尿期、恢復期3個階段,特別急性腎小管壞死多表現得較典型, 少尿期:指24小時內尿量少於400毫升,或每小時尿量少於17毫升,一般持續時間為1~2周,但亦有長達4周以上者,主要表現為水中毒、代謝紊亂如電解質紊亂、酸堿平衡紊亂、尿毒癥,水中毒常表現為全身水腫,甚則出現肺水腫、腦水腫、充血性心力衰竭等;電解質紊亂常見有高血鉀、低血鈉、低血鈣、高血鎂等;酸堿平衡主要表現為代謝性酸中毒,同時存在熱負平衡,可加重酸中毒及尿毒癥,尿毒癥的特點是BUN、Scr迅速升高、有噁心、嘔吐、食欲不振等消化道反應,由於以上各種病理生理變化,往往易併發肺部感染、心律失常、神經系統損傷,甚至導致死亡, 多尿期:少尿期過後,腎血流量和腎小球濾過率增加,開始出現多尿,進入多尿期,但並不意味著已經恢復,因為此時氮質血症仍存在,腎小管濃縮功能未恢復,仍存在水電解質等的紊亂,表現為24小時尿量增至1500毫升以上,多則達到6000毫升,當然每日尿量是漸而增加的,只要每日尿量達400毫升以上,表示開始進入多尿期,多尿期持續時間約為7~14天,多尿期表示腎功能開始恢復,隨著尿量的增加,少尿期的各種紊亂逐步得到改善,但也容易出現水電解質的負平衡,如脫水、低血鉀、低血鈉,或有高血鈣,同時由於長期消耗,病人抵抗力下降,易併發感染, 恢復期:多尿期之後進入恢復期,根據病人不同,恢復期時間長短不一,一般為3個月~12個月,此期常存在腎小管功能障礙,大多數可以完全恢復正常,僅少數可殘餘腎功能不全而發展為慢性腎功能不全,

2016年04月29日 00:00

急性腎功能衰竭的治療原則是:由於急性功能衰竭多為可逆的,任何治療手段都應注意不要加重損害,重點在少尿期,儘量減少少尿期的各種紊亂,不應著眼於腎臟病,以立足先“留人”,即搶救病人,防止死亡,具體的有去除原發因素,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積極治療心力衰竭、心律紊亂、腦病、應激性潰瘍病大出血等嚴重的併發症、有條件者應儘量採取透析療法,多尿期的治療主要是防止電解質及水的負平衡,缺什麼補什麼,同時還應當防止感染,在少尿期還應保證病人有足夠熱量補充,恢復期由於時間長,應儘量保護腎功能不受損害,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