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性健康強直性脊柱炎吃中藥能好嗎?
問題 【強直性脊柱炎】 【歸檔】 16年04月15日

強直性脊柱炎吃中藥能好嗎?

問題描述 強直性脊柱炎吃中藥能好嗎?本人患有強直性脊柱炎,吃什麼藥能治好?吃什麼中藥效果好?
網友回答
2016年05月24日 17:09

您好:比如心理治療、飲食治療、物理治療、藥物治療相結合.都可以幫助患者有效的治癒強直性脊柱炎.良好的心態對健康有益,長期治療與康復期,保持樂觀的心態,不要又消極不良的情緒.即使有了強直性脊柱炎新療法,對於健康的心態也是很有必要的。中藥藥汽浴療法:取豨薟草30g,防己20g,雞血藤20g,紅花20g,丹參15g,麥冬20g,牡丹皮15g,秦艽15g,獨活20g,五加皮20g,露蜂房10g,青風藤20g,黃芪30g,加水浸泡2小時,加熱煎煮2次製成500毫升原液。病人坐入蒸汽房中,先用蒸汽薰蒸15分鐘,使全身汗毛孔開,然後開始進行藥浴。不要亂服藥物,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找個正規醫院進行治療,祝您早日康復!

2016年05月18日 10:39

你好,中藥具有一定的輔助作用,但是千萬不能夠進行依賴,建議患者朋友們還是及早的去正規的強直性脊柱炎專科醫院進行治療,配合藥物進行相關的輔助治療,祝早日康復!

2016年04月15日 14:51

強直性脊柱炎吃中藥能好嗎?採用以下中藥外治法亦會受到良好效果。 1、中藥藥汽浴療法:取豨薟草30g,防己20g,雞血藤20g,紅花20g,丹參15g,麥冬20g,牡丹皮15g,秦艽15g,獨活20g,五加皮20g,露蜂房10g,青風藤20g,黃芪30g,加水浸泡2小時,加熱煎煮2次製成500毫升原液。病人坐入蒸汽房中,先用蒸汽薰蒸15分鐘,使全身汗毛孔開,然後開始進行藥浴。將中藥液反復均勻地噴淋在皮膚上,重點在腰骶部位,時間20~30分鐘。在薰蒸過程中囑患者不斷活動關節,以使長期疼痛、僵硬的關節功能得到改善。隔日進行1次,15次為1療程。藥浴過程中,要密切觀察病人的神志、呼吸、面容、出汗多少等。隨時詢問病人的自我感受,如頭暈、噁心、乏力等,如有不適要及時終止治療,藥浴結束後囑病人淋浴淨體,出浴房後,協助病人穿上浴衣,慎防感冒。有嚴重心血管疾病、肝炎、活動性肺結核等各類傳染性疾病及各種疾病引起體虛者禁用。 2、藥袋熱敷法:方1:取山奈、羌活、獨活、川芎、白芷、徐長卿、青木香、蘇木、桂枝、當歸、制乳香、制沒藥、細辛各等份、冰片少許,研為細末,與淘洗乾淨的細砂2份拌勻,裝入布袋內,放鍋內隔水蒸半小時取出,疊在另一個未蒸之藥袋上,放於疼痛處,留置30分鐘至1小時,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具有溫經散寒,祛瘀止痛之功效,尤其適用于陽虛寒濕內阻型患者。 方2:取穿山甲20g,食鹽20g,地鱉蟲20g,白薇20g,生半夏15g,生南星15g,續斷15g,細辛15g,生川烏10g,生草烏10g,白芥子5g,阿魏10g,用酒炒後研末,與陳醋及童便各半拌濕,再炒熱裝入布袋熱熨患處,每次40分鐘,每日1次,10次1療程。可治瘀血型及風寒濕阻型脊柱炎。 3、中藥離子導入法:取生半夏、生南星、生草烏、生川烏、青風藤、威靈仙、龍骨、牡蠣、木通、澤瀉、烏稍蛇、當歸、制乳香、制沒藥、細辛、羌活、獨活、穿山龍各30g,加水煎煮3次濃縮成離子導入液1000ml,裝瓶備用。每次用藥墊浸透離子導入液,放置疼痛處,外接離子導入治療機治療,電壓<40伏,電流量5~15mA,每次30分鐘,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除痹止痛之功效。 4、除濕止痛拔罐法:取荊芥10g,威靈仙30g,補骨脂15g,雞血藤20g,血竭3g,地骨皮10g,透骨草10g,紅花10g,牡蠣10g,當歸15g,制川烏12g,制草烏12g,防風15g,木瓜15g,徐長卿15g,絲瓜絡15g,制乳香6g,制乳沒6g,加水浸泡1小時。用小圓竹去竹青後按竹節截成一端有節的竹筒若干個,口部磨平備用。將竹筒浸入以上藥液中再泡1小時後文火箭煮30分鐘備用。按腰部疼痛部位,循經取穴加阿是穴。常規消毒後用梅花針針刺穴位皮膚,使之微紅出血。然後從熱藥液中取出竹筒拔於穴位上,每次治療3~5處,每次15~20分鐘,每週治療2次。具有祛風除濕,溫經通絡,活血止痛之功效,但對於血象增高或有出血性疾病者禁用此療法。

2016年04月15日 14:51

強直性脊柱炎吃中藥能好嗎?一般根據強直性脊柱炎的病程及骶髂關節的X線改變分為早期、中期及晚期,但又常根據患者的病情輕重、發展趨勢及實驗室指標(血沉、CRP、免疫球蛋白)分為活動期和緩解期。我們認為根據臨床實際把強直性脊柱炎分為早期、活動期、緩解期三期,更有利於臨床辨證治療。強直性脊柱炎臨床上主要有以下幾種常見證候。 腎督虧虛、寒濕痹阻:多為強直性脊柱炎的早期階段。初起時多見遊走性關節疼痛(以下肢關節常見),以後漸至腰骶、脊背疼痛,伴有腰背肢體酸楚重著,或晨起時腰背僵痛,活動不利,活動後痛減,陰雨天加劇。舌苔薄白或白膩,脈沉弦或濡緩。治以補腎益督、散寒通絡。方藥:狗脊、山萸肉、川續斷、巴戟天、仙靈脾、杜仲、蜈蚣、青風藤、伸筋草、穿山龍。 肝腎陰虛、濕熱痹阻:多見於活動期。常見腰背疼痛,晨起時強直不適、活動受限,患處肌膚觸之發熱,夜間腰背疼痛加重,翻身困難,或伴有低熱,夜間肢體喜放被外,口苦口渴不欲飲,便秘尿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治以補益肝腎、清熱解毒、化濕通絡。方藥:知母、黃柏、懷牛膝、萆薢、木瓜、秦艽、土茯苓、忍冬藤、苦參、青風藤、穿山龍、半枝蓮。 肝腎虧虛、痰瘀痹阻:多見於緩解期。常見腰骶及脊背部疼痛,頸項脊背強直畸形、俯仰轉側不利,活動受限,胸悶如束,伴有頭暈耳鳴,低熱形羸或畏寒肢冷,面色晦暗,唇舌紫暗、苔白膩或黃膩,脈脈細澀或細滑。治以滋補肝腎,化痰祛瘀通絡。方藥:狗脊、山萸肉、白芍、青風藤、白芥子、莪術、土貝母、蜈蚣、僵蠶、穿山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