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性健康系統性紅斑性狼瘡都有哪些症狀表現啊
問題 【系統性紅斑狼瘡】 【歸檔】 16年04月07日

系統性紅斑性狼瘡都有哪些症狀表現啊

問題描述 系統性紅斑性狼瘡都有哪些症狀表現啊
網友回答
2016年04月07日 17:11

系統性紅斑性狼瘡都有哪些症狀表現呢?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種自身免疫的全身性疾病。除皮膚粘膜損害(約占患者70%~80%)外,最突出的症狀表現是發熱症狀。據不完全統計,80%~90%的患者有發熱,其熱型是長期低熱(37℃~38℃左右),或者間斷低熱;也可以是弛張型高燒;甚者是稽留型高燒,高達39℃以上,數日不退。另~個重要症狀是關節痛和關節炎,發生率在80%~95%以上,常累及全身各個關節,尤以踝、腕、膝、肘、指間關節,多為遊走性。第三是乏力,幾乎是100%的患者均有此症狀。臟器損害以腎臟病變最多見,發生率50%~70%。腎損害表現有腰痛、浮腫、蛋白尿、管型尿、血尿、血中非蛋白氮增高。最後導致腎功能衰竭而死亡。肝臟病變也是常見的,表現為肝大、TTT增高,球蛋白增高,白蛋白降低,轉氨酶增高,偶見黃疸。常見有心包炎,心肌炎、心內膜炎、冠狀動脈炎,表現心率快、心臟擴大、心電圖異常。肺部病變也是不少的,有胸膜炎、肺實質病變(肺炎、肺不張、肺栓塞)、胸腔積液。胸腔積液也是常見的。神經精神症狀發生率在20%~60%不等,表現有失眠、多語、幻覺,甚至類似精神分裂症;也可表現為頭痛、癲癇樣抽搐、癱瘓、顱神經損害、周圍神經病變、腦炎或腦膜炎樣,以致昏迷。胃腸消化道症狀有噁心、嘔吐、腹瀉、腹痛、黑便、(消化道出血)、吞咽困難等,還可有無菌性腹膜炎、腸道壞死性血管炎、急性胰腺炎、麻痹性腸梗阻等。還可有脾大、淋巴結腫大、眼底滲出及出血等。

2016年04月07日 17:11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臨床症狀表現變化多端,起病方式不一,可多個器官系統同時受累,也可先後出現幾個器官幾個系統受累的表現,所以臨床表現多種多樣,極易誤診為類風濕關節炎、腎炎、心包炎、再生障礙性貧血、精神病等等。 最常見的早期臨床表現,多為非特異性的全身症狀。有80%—100%的系統性紅斑狼瘡病人早期出現乏力,可發生于皮損、關節腫痛等症狀之前。乏力可能是狼瘡活動的先兆。60%病人有體重下降,並通常伴有其他全身症狀。病情惡化前,體重可逐漸或急劇下降。80%以上的病人有發熱,並且大多為高熱。年輕病人更易出現發熱。因此,對於發熱原因不明並伴有多個系統損傷的女性,一定要排除系統性紅斑狼瘡的可能。 關節痛和關節炎是系統性紅斑狼瘡最常見的首發症狀之一。幾乎所有病人在開始發病或病程中的某個時間都有關節痛。關節腫痛可在本病多系統損害發生前6個月至5年即存在,但常與皮損、發熱和其他內臟損害同時發生。常累及近端指(趾)間關節、膝關節、腕關節和掌指關節,其次是踝關節、肘關節、肩關節,一小部分病人還可累及蹠趾關節及髖關節,呈發作性、對稱性關節疼痛、腫脹,並常伴有晨僵,檢查時能發現關節有腫脹、壓痛和活動時疼痛,與類風濕關節炎相似,在疾病早期可引起誤診。有的僅有關節疼痛而無關節炎的客觀證據。一般不引起關節畸形,但也有4%—8%的病人經關節反復疼痛和腫脹後;可出現關節半脫位和攣縮,從而出現關節畸形。系統性紅斑狼瘡合併關節炎的病人,在X線檢查時,除有軟組織腫脹、關節周圍有彌漫性骨質疏鬆徵象外,關節軟骨或骨損害比較少見。少數病人可出現與類風濕關節炎相似的侵蝕性關節病變。合併關節積液時,積液量通常較少,其外觀清亮,蛋白含量和細胞計數均較低,一般白細胞計數少於3x109/升,以淋巴細胞為主,積液中總補體水準降低,與類風濕關節炎不同。有7%—10%病人有類風濕結節,與類風濕關節炎的分佈相似,常見於鷹嘴及掌指關節伸面。 有5%~10%的系統性紅斑狼瘡病人併發骨壞死,是該病病人致殘的重要原因。最常累及的部位是股骨頭,表現為持續性髖關節疼痛及運動障礙。幾乎所有的病人在出現骨壞死前兩年內都有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史,而且一般所用的劑量較大。長期服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的病人,尤其是使用較大劑量者,可出現骨質疏鬆。在發生骨折前常無臨床症狀。 約70%的系統性紅斑狼瘡病人出現肌痛、肌無力和肌壓痛等肌炎的臨床表現,但僅有5%—10%的病人伴發炎症性肌病。相當一部分病人伴發的肌炎與藥物治療有關,常見的藥物為糖皮質激素和氯喹,以前者尤為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