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腦出血可能有哪些後遺症?如何護理?
問題 【神經內科】 【歸檔】 09年02月27日

腦出血可能有哪些後遺症?如何護理?

問題描述 腦出血可能有哪些後遺症?如何護理?我母親90歲,2個多月前(12月10日)腦出血做了腦部引流術(腦門上方1個眼)手術後,當晚就醒過來,語言沒有障礙,但至今沒有起床大小便尿了拉了才說,經常便秘或腹瀉不願意起床,一直臥床前些日子經常說些不找邊的話,出現幻覺,醫生說可能與一些藥物有關,停藥後基本正常.但最近一周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不吃不喝,不說不笑,反映遲鈍,醫生說可能是情緒因素,但不是很像,如果是鬧情緒不可能持續這麼多天,因為她是一個性情急躁,喜歡說話得人.感到她是想說而說不出,語言有障礙,經過各種檢察,生命體征沒有問題,但醫生還是認為是情緒所致.今天喊了她很多次,眼睛微睜,不說話.沒有表情血壓不高大小便失禁m她是一個對疼痛很敏感的人,可現在很大的動作翻動,很大的勁按壓他的腳和手,好像反應不那麼強烈不知究竟是怎麼回事?敬請回答!感謝!
網友回答
2016年10月10日 19:37

您好,這種情況會導致病人肢體偏癱,意識障礙,喪失生活自理能力,不能夠溝通交流。

2014年05月12日 16:04

你好,腦出血後遺症症狀一:精神和智力障礙:較大範圍或多次復發的腦出血意外,可留有精神和智力障礙: 如人格改變、消極悲觀、鬱抑寡歡、精神萎糜、易激動等。腦出血後遺症症狀二:失語:腦出血後遺症型失語主要包括三個方面:1、運動性失語表現為病人能聽懂別人的話語,但不能表達自己的意思;2、感覺性失語則無語言表達障礙,但聽不懂別人的話,也聽不懂自己所說的話,表現為答非所問,自說自話;3、命名性失語則表現為看到一件物品,能說出它的用途,但卻叫不出名稱。等等等一些反常的事。

2009年02月27日 19:47

腦中風是中老年人易發的病症,復發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約有60-70%的缺血性腦中風病人經搶救治療後神志可恢復,但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後遺症,以半身不遂(偏癱)最多見。缺血性腦中風後遺症並非不治之症,除了堅持可靠藥物治療、針灸等綜合措施外,缺血性腦中風康復還包括進行適當的功能鍛煉,以加快恢復的速度和改善恢復的程度。1、按摩與被動鍛煉對早期臥床不起的病人,由家人對其癱瘓肢體進行按摩,預防肌肉萎縮,對大小關節作屈伸膝、屈伸肘,彎伸手指等被動運動,避免關節僵硬。稍能活動的病人可在他人攙扶下坐在凳椅上做提腿、伸膝和扶物站立等活動,以防止心血管機能減退。 2、逐漸開步走路並做上肢鍛煉在上述階段基本鞏固後,可常做些扶物站立,身體向左右兩側活動,下蹲等活動;還可在原地踏步,輪流抬兩腿,扶住桌沿、床沿等向左右側方移動步行,一手扶人一手持拐杖向前步行。鍛煉時,應有意使患肢負重,但要注意活動量應逐漸增加,掌握時間不宜過度疲勞。同時可作患側上肢平舉、抬高、上舉等運動,以改善血循環,消除浮腫,平臥床可主動屈伸手臂,伸屈手腕和併攏、撐開手指,手抓乒乓球、小鐵球等。3、逐步加強功能鍛煉,達到生活自理在能自己行走後,走路時將腿抬高,做跨步態,並逐漸進行跨門檻,在斜坡上行走,上下樓梯等運動,逐漸加長距離;下肢恢復較好的病人,還可進行小距離跑步等。對上肢的鍛煉,主要是訓練兩手的靈活性和協調性,如自己梳頭、穿衣、解紐扣、打算盤、寫字、洗臉等,以及參加打乒乓球,拍皮球等活動,逐漸達到日常生活能夠自理。在進行功能性康復鍛煉的同時應堅持可靠的藥物防治,還可配合針灸,按摩等。注意除應樹立患者康復信心外,陪護家屬還要有耐心和恒心,切不可操之過急或厭煩灰心,半途而廢。只要堅持大多數缺血性腦中風病人是能收到理想效果的。4、動作鍛煉(1)洗臉動作:開始時用健手洗臉、漱口、梳頭,以後逐步用患手協助健手。(2)更衣動作:衣服宜寬大柔軟,式樣簡單。穿衣時先穿癱瘓側,然後穿健側,脫衣服時先脫健側,然後再脫患側。穿褲子動作的順序同穿上衣一樣。 (3)洗澡動作:最初須有人協助,淋浴或盆浴均可,洗澡時間不宜過長,逐漸增加次數,然後再逐漸讓患者單獨試行洗浴。 (4)進食動作:發病早期實行餵食,以後逐步試行自食,康復期也以半流質為宜,逐步向正常飲食過度。吞咽困難者要用鼻飼,以後可帶著鼻飼管練習自口進食。仍用流質或糊狀飲食,待進食無嗆咳或返流時,方可去掉鼻飼管。 (5)排便訓練:如有便秘、尿瀦留或大小便失禁者,需給予相應處理。患者一般早期在床上排便,由家屬協助或訓練有關動作後,再由患者自理。 (6)家務勞動:在部分生活自理的基礎上,可從事簡單家務勞動,如疊被、洗碗、開關門窗等活動,或在室外曬被、種花等缺血性腦中風康復鍛煉法。腦中風是多病因引起的慢性病,飲食等家庭護理康復措施會起到輔助藥物治療的作用,但沒針對病因治療的作用,所以對腦中風這種慢性病來說,最關鍵的康復方法就是科學的針對病因的用藥防治,在改善腦中風症狀的同時,降低腦中風的高復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