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蒺藜的功效與作用
問題 【神經內科】 【歸檔】 15年08月17日

蒺藜的功效與作用

問題描述 蒺藜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聽別人說治療頭痛,是這樣嗎?蒺藜都治療哪些疾病啊?主要長成什麼樣子啊?知道的麻煩告訴一下,最好說的具體點,謝謝。
網友回答
2015年08月17日 20:54

平肝解郁用於肝陽上亢,症見頭痛而眩,心煩易怒者,夜寐不寧,與桑葉、菊花、蔓荊子、鉤藤等藥同用。行氣活血用於少腹脹痛,可與烏藥、芍藥、川楝子、香附等同用。用於肝熱目疾,症見目赤多淚,白睛充血、澀痛怕光,可與桑葉、菊花、青葙子、連翹、甘草等同用。用於胸脅不舒、乳汁不通,屬肝氣鬱結者,可與青皮、橘葉、郁金同用。

2015年08月17日 20:54

性狀鑒別:五個小堅果聚成星球狀複果。具10個粗大木質的硬刺,頂端倆倆相接,呈五角星狀。商品多脫開為單個小堅果,桔瓤片狀,長7~8毫米,寬4~5毫米,厚約3毫米。表面黃色並有網狀花紋,弓形面有長,短刺各一對,氣微,味淡。以顆粒均勻,飽滿堅實,色黃綠者為佳。主要成分:含揮油、剌蒺藜甙、生物鹼、脂肪油等。藥理作用:疏肝熄風、行瘀去滯。能解鬱、明目、止癢,其他用為降壓(水浸液能降低麻醉動物的血壓)、鎮靜。臨床觀察認為可能還有抗過敏作用。炮製:去剌鹽炒。性味:苦溫。歸經:入肝、肺經。功能:散風,疏肝,明目行血。主治:頭痛,目赤腫痛,多淚,乳汁不下。臨床應用:1、治肝經風邪所致的頭暈目眩,取其有降壓、鎮靜作用。現代治肝陽上亢之高血壓表現頭痛頭暈者,多用蒺藜配牛膝、鉤藤等,方如平肝降壓湯(見牛膝項下)。2、為眼科常用藥,治目赤多淚、或痛或癢、視物模糊、有外眼翳障,適用於風熱較輕的角膜炎、角膜炎退行期,或急性結膜炎,常配木賊、決明子、穀精草等清熱明目藥。3、治風熱所致的皮膚發癢和皮診,如蕁麻疹、神經性皮炎、某些類型的慢性濕疹等,常配其它散風熱藥如蟬蛻、防風以及養血藥如首烏、當歸,方如蒺藜消風飲。4、治肝鬱所致的胸脅脹悶疼痛。前人認為蒺藜有行血去瘀作用,現代根據這一原理,試用白蒺藜9g,配參三七2.4g內服,治冠心病絞痛,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