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屏息症
寶寶的屏息,通常是源於憤怒、沮喪或痛楚。寶寶的哭泣在此時不僅沒有緩解功能,反而逐漸加劇,寶寶因而換氣不及,以至於暫時停止呼吸。1、建議到醫院檢查,如果寶寶心肺功能好,於哭鬧後發生屏息時,父母可以暫時離開,但需要在旁邊(勿讓寶寶知道),觀察其膚色是否轉變,若無則勿需焦慮,就讓他繼續哭下去直到結束。若膚色開始變黑也勿急著緊張(通常1——2分鐘內的停止呼吸是可以接受的),通常寶寶會慢慢的重新開始呼吸,此時父母再出現(讓寶寶感受到有呼吸才會有得)。若膚色變暗紅或變蒼白約達2——3分鐘以上(表示情況嚴重),則可以手指刺激(捏挾)寶寶的腳底部,讓其因突然的刺痛而重新開始呼吸,只要有呼吸,寶寶缺氧的狀況自然就會改善了。2、如果寶寶心肺功能差,處理方法如下:1、 勿讓寶寶劇烈的哭泣,但輕度哭泣是無妨的。2、平日家中需要準備氧氣(筒)備用,于寶寶哭泣時可在口鼻附近給予些氧氣。3、若發生抽搐或昏迷時,除了一般的急救步驟(清除口腔、維持呼吸、心跳)外,尚需要立即送醫治療。
孩子哭鬧而突然發生屏氣,醫學上叫做“屏氣綜合征”或“呼吸暫停征”,俗稱“大憋氣”,是嬰幼兒時期常見的發作性神經官能症,多在2歲以內發作,且頻率不一,到3-4歲時,此症會自然減少。患兒常因注射、跌撲、碰撞、驚嚇等原因,大哭一聲後突然出現短暫性的呼吸停止;繼而出現口唇青紫,重者有明顯發紺、全身強直、意識喪失,甚至出現抽搐;爾後肌肉鬆弛,一切恢復正常。輕者發作約半分鐘至1分鐘,重者可達2-3分鐘。一般認為,該病的發作大多與孩子的個性有關。兒童的大腦神經組織還沒有發育完全,中樞神經功能又極不穩定,所以小孩在大哭大鬧發脾氣或受到驚嚇時,因大腦皮層一時性的高度興奮,對皮層的中樞控制作用會暫時性失靈,使中樞神經功能發生紊亂,於是產生上述症狀。但這種情況並不像癲癇(羊角風)屬於大腦的器質性病變,所以其症狀往往只持續1分鐘左右就自行緩解。由於屏氣發作常使父母惶恐不安,所以父母對患幾百依百順,這反會對患兒的精神發育產生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