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心理健康植物神經紊亂症?
問題 【精神心理科】 【歸檔】 15年08月03日

植物神經紊亂症?

問題描述 我姑父今年四十五歲,前段時間陪他去醫院檢查說什麼植物神經紊亂症?,植物神經紊亂症是什麼?
網友回答
2015年08月03日 16:32

你好,植物神經紊亂症?人體在正常情況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經處於相互平衡制約中。在這兩個神經系統中,當一方起正作用時,另一方則其負作用,很好的平衡協調和控制身體的生理活動,這便是植物神經的功能。如果植物神經系統的平衡被打破,那麼便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功能障礙。這被稱為植物神經紊亂症或植物神經失調症。植物神經失調症,除去有先天性的體質因素之外,尚有心理、環境因素等。其中多數因素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比如學習緊張、工作壓力、焦慮擔憂、家庭負擔、婚姻失敗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是因長期的精神緊張,心理壓力過大,以及生氣和精神受到刺激後所引起的大腦高級神經中樞和植物神經的功能失調,它的主要症狀為患者情緒不穩,煩躁焦慮,甚至聽到說話都渾身難受。表現為心慌、愛生氣、易緊張、恐懼害怕、敏感多疑、委屈易哭、悲觀失望、不願見人、不想說話。對什麼都不感興趣,看什麼都不高興,壓抑苦惱,入睡困難,早醒夢多,身疲乏力,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甚至自覺活著沒意思等症狀。植物神經紊亂還可以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如:沒有食欲,進食無味,腹脹,噁心,打嗝,燒心,胸悶氣短,喜長歎氣,喉部梗噎,咽喉不利,有的患者表現頭痛,頭昏,頭部有緊縮重壓感。兩眼憋脹,乾澀,視物模糊,周身發緊僵硬,四肢麻木,手腳心發熱,周身皮膚發熱,但量體溫正常,全身陣熱陣汗,或有遊走性疼痛,全身顫抖,有時會伴有蟻走感等症狀。植物神經紊亂患者以自覺症狀為主,雖然做過多次檢查,但結果查不出什麼病,長期不愈的緊張情緒和焦慮,使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嚴重地影響了工作、學習和生活品質,也給家庭造成一定負擔,甚至影響家庭和睦,這又加重了新的社會因素,使疾病陷入一種惡性循環。上述種種症狀在臨床上又稱為神經官能症。採用中醫中藥辨證施治和心理輔導可達到一定效果。可選用行氣活血、養心安神、開竅醒腦、滋陰補腎,健脾瀉肝,活血化瘀等中醫中藥治療方法來調理機體氣血、臟腑功能。並根據患者的情況給予情趣調理、心理疏導。患者不要沒事一個人長時間悶在家中,遇到煩心事情緒低落時,不要憋在心裡,而應想辦法疏泄出來,這樣對心理保健大有好處。患者應多參加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戶外活動可以呼吸到新鮮空氣,通過各種體育活動如:散步、打羽毛球、游泳等來調節植物神經。這樣就能達到防治植物性神經紊亂的目的。

2015年08月03日 16:32

你好,植物神經紊亂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病因不外內因與外因兩個方面。“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只能通過內因起作用”,是一經典的哲理,也是事件變化發展的客觀規律之一。 某些人在同樣的緊張刺激下,患病概率卻各不相同,即說明了人格特徵及行為方式等到內因起了作用。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內因主要有性格內向、孤僻、情緒不穩定等性格缺陷,對外界刺激耐受性差,適應環境、應付事物的能力不足等;外因多者長期持久有強烈精神刺激,如家庭糾紛、戀愛挫折、事業失敗或人際關係緊張,持久的及力、體力勞動,睡眠不足等。在外界因素長期限作用下,高級神經中樞過分緊張,因而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和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紊亂。 當人們面臨各種困難時,個人易患因素、社會兇險因素及心理問題等多重因素均可使人產生應激反應,能過神經內分泌改變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發病原因是什麼?植物神經系統在生理上由大腦皮質神經進行支配和調節。正常情況下大腦皮質的興奮、緊張交替進行,協調一致。大腦是人情感、思維的主體,當外界的情志刺激因素強度過大,或持續時間過長,進而導致大腦皮質的部分區域過度興奮,統一協調功能失常,致使大腦的血管緊張痙攣,血行緩慢瘀滯,進一步導致大腦供血不足,腦細胞低氧,代謝廢物淤積,從而使大腦神經調節能力下降。 由於大腦皮質對植物神經系統的統帥作用,大腦這一人體司令部混亂常導致植物神經系統功能失調。如出現胸悶、憋氣、心慌、瀕死感等心臟神經症;胃痛、胃脹、嘔吐、腹瀉等胃腸神經症;其他如頭痛頭暈、失眠、健忘、皮膚發麻、皮膚發癢、痛經等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臨床症狀。其臨床特點首先是身體沒有明顯器質性改變,其次病情加重或反復,常伴隨焦慮、緊張、憂鬱等情緒變化,一般按冠心病、胃炎等器質性疾病治療常無效。 臨床上病人常有頭暈眼花、頭皮和肢體麻木及口誤增多、視力惡化、健忘等腦缺血和低氧的表現。另外從臨床治療情況看,通過提高血液的含氧量(經絡氧療),鐳射血管照射改善大腦血液迴圈,針灸百會、印堂、太陽等調節大腦神經血流獲得了滿意的臨床療效,這些都從不同側面證實了大腦缺血、低氧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病理基礎。植物神經紊亂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病人,由於大腦皮質的內抑制下降,神經易興奮,睡眠時不易引起廣泛的抑制擴散,難以入睡或不夠深沉,容易驚醒或睡眠時間太短,或醒後又難以再睡。長期如此,勢必形成頑固性失眠。失眠後白天頭昏腦脹,精神萎靡,使學習、工作效率低下,病人深感痛苦。到了晚上又擔心失眠。從而,因焦慮而失眠,由失眠而焦慮,互為因果,反復影響,終為神經官能症的失眠症。失眠引起的神經官能症,從臨床應用上看,如果是輕度患者,可適當服用安定類藥物進行控制,但切忌長期使用以免產生藥物依賴,讓病情進一步惡化。如失眠時間較長或較為嚴重的患者,臨床研究顯示,採用中西藥進行綜合治療,如採用安定類西藥與中藥製劑養心益腦甯神湯進行聯合治療,可取得較為快速、理想的療效。另外,失眠引起的神經官能症患者應該培養起較好的生活習慣,如晚飯後多散步,平常多運動等等,這些對於症狀的恢復均有很好的幫助。腦是人類接受外界資訊、產生感覺、進行邏輯推理和思維、發出指令產生行為的指揮部。它是極為精巧和完善的資訊處理系統,掌管著人的語言、思維、感覺、情緒、運動等高級活動,是人體內外環境資訊獲取、存儲、處理、加工和整合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