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注射用門冬醯胺酶
問題 【傳染病科】 【歸檔】 14年11月29日

注射用門冬醯胺酶

問題描述 "患有肝硬化已經治療了三個月了,現在已經有所好轉了,這段時間主要是開始使用注射用門冬氨酸鳥氨酸來治療了,但是經常會腸胃不舒服,會不會是副作用呢。注射用門冬醯胺酶副作用是什麼?"
網友回答
2014年11月29日 23:09

注射用門冬醯胺酶,本品主要成份為門冬醯胺酶,來源於大腸桿菌中提取製備的具有醯氨基水解作用的酶。輔料:甘露醇、磷酸二氫鈉、磷酸氫二鈉。注射用門冬醯胺酶,適應症為適用於治療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簡稱急淋)、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急性單核細胞性白血病、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霍奇金病及非霍奇金病淋巴瘤、黑色素瘤等。本品對上述各種瘤細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其中對兒童急淋的誘導緩解期療效最好,有時對部分常用化療藥物緩解後復發的患者也可能有效,但單獨應用時緩解期較短,而且容易產生耐藥性,故多與其他化療藥物組成聯合方案應用,以提高療效。

2014年11月29日 23:09

"注射用門冬醯胺酶不良反應成人較兒童多見。1、較常見的有過敏反應、肝損害、胰腺炎、食欲減退、凝血因數Ⅴ、Ⅶ、Ⅷ、Ⅸ及纖維蛋白原減少等。過敏反應的主要表現為突然發作的呼吸困難、關節腫痛、皮疹、皮膚瘙癢、面部水腫,嚴重者可發生呼吸窘迫、休克甚至死亡。在用肌注給藥的晚期兒童白血病,雖其輕度過敏反應的發生率較高,但有報告認為其嚴重過敏反應的發生率較靜注給藥低。過敏反應一般在多次反復注射者易發生,但曾有皮內敏感試驗(簡稱皮試)陰性的患者發生。另有某些過敏體質者,即使注射做皮試劑量的門冬醯胺酶時,偶然也會產生過敏反應。肝臟損害通常在開始治療的2周內發生,可能出現多種肝功能異常,包括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 [ALT(SGPT)]、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 [AST(SGOT)]、膽紅素等升高、血清白蛋白等降低,曾有經肝穿刺活檢證實有脂肪肝病變的病例。患者如感覺劇烈的上腹痛並伴有噁心、嘔吐,應疑有急性胰腺炎,其中暴發型胰腺炎很危重,甚至可能致命。其他尚有噁心、嘔吐、腹瀉等。2、少見的有血糖升高、高尿酸血症、高熱、精神及神經毒性等。血糖過高患者有多尿、多飲、口渴症狀,其血漿滲透壓可能升高而血酮含量正常。高血糖經停用本品,或給予適量胰島素及補液,症狀可減輕或消失,但少數嚴重的可以致死。高尿酸血症常發生在開始治療時,由於大量腫瘤細胞快速破壞,致使釋放出的核酸分解成的尿酸量增多,嚴重的可引起尿酸性腎病、腎功能衰竭。精神及神經毒性表現為程度不同的嗜睡、精神抑制、精神錯亂、情緒激動、幻覺,偶可發生帕金森氏綜合征等。其他尚有白細胞減少、免疫抑制、口腔炎等。3、罕見的有因低纖維蛋白原血症及凝血因數減少的出血、低脂血症、顱內出血或血栓形成、下肢靜脈血栓及骨髓抑制等。凝血因數減少與本品抑制蛋白質合成有關。4、其他:尚有血氨過高、脫髮、血小板減少、貧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