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食道有炎症

食道有炎症

問題描述 我飯後躺下後會感覺難受,跑動後難受,並且跑動後吃飯難受.主要是肋骨分隔部位,胸骨的最下方對應的內臟部位.請問是什麼原因?
網友回答
2015年02月16日 21:32

反流性食管炎指由於胃和(或)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粘膜的炎症,糜爛,潰瘍和纖維化等病變,屬於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應與消化性潰瘍,心絞痛,食管癌和食管真菌感染等病相鑒別.急性食管炎時粘膜上皮壞死脫落,形成糜爛和淺表潰瘍.嚴重者整個上皮層均可脫落,但一般不超過粘膜肌層.慢性食管炎時,粘膜糜爛後可發發纖維化,並可越過粘膜肌層而累及整個食管壁.食管粘膜糜爛,潰瘍和纖維經的反復形成,則可發生食管瘢痕性狹窄.顯微鏡下可見鱗狀上皮的基底細胞增生,乳穿延伸至上皮的表面層,並伴有血管增生,固有層有中性粒細胞浸潤.在食管狹窄者,粘膜下或肌層均可瘢痕形成.一般治療飲食宜少量多餐,不宜過飽;忌煙,酒,咖啡,巧克力,酸食和過多脂肪;避免餐後即平臥;臥時床頭抬高20~30度,褲帶不宜束得過緊,避免各種引起腹壓過高狀態.西沙必利通過腸肌叢節後神經能釋放乙醯膽鹼而促進食管,胃的蠕動和排空,從而減輕胃食管反流.降低胃酸,制酸劑可中和胃酸,從而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減少酸性胃內內容物對食管粘膜的損傷.

2015年02月16日 21:32

食道炎的一些臨床表現,你看看有沒有吧,我沒看到你情況不敢冒下定律.(一)胸骨後燒灼感或疼痛 為本病的主要症狀.症狀多在食後1小時左右發生,半臥位,軀體前屈或劇烈運動可誘發,在服制酸劑後多可消失,而過熱,過酸食物則可使之加重.胃酸缺乏者,燒灼感主要由膽汁反流所致,則服制酸劑的效果不著.燒灼感的嚴重程度不一定與病變的輕重一致.嚴重食管炎尤其在瘢痕形成者,可無或僅有輕微燒灼感. (二)胃,食管反流 每於餐後,躺體前屈或夜間臥床睡覺時,有酸性液體或食物從胃,食管反流至咽部或口腔.此症狀多在胸骨後燒灼感或燒灼痛發生前出現. (三)咽下困難 初期常可因食管炎引起繼發性食管痙攣而出現間歇性咽下困難.後期則可由於食管瘢痕形成狹窄,燒灼感和燒灼痛逐漸減輕而為永久性咽下困難所替代,進食固體食物時可在劍突處引起堵塞感或疼痛. (四)出血及貧血 嚴重食管炎者可出現食管粘膜糜爛而致出血,多為慢性少量出血.長期或大量出血均可導致缺鐵性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