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心性發紺和周圍性發紺的鑒別

中心性發紺和周圍性發紺的鑒別

問題描述 上次在門診遇見一個患者,只是口周發紺,口唇、粘膜、指尖之類的均未見發紺現象,也沒有呼吸困難症狀,詢問病史時,患者訴病死就3、4天,不過遺憾的是患者由於經濟原因拒絕做各種檢查,最後更是失蹤了。我在想,這種情況應該考慮哪些疾病。
網友回答
2000年01月01日 00:00

中心性發紺:此類發紺的特點表現為全身性、除四肢及顏面外,也累及軀幹和黏膜的皮膚,但受累部位的皮膚是溫暖的。發紺的原因多由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功能衰竭、通氣與換氣功能障礙、肺氧合作用不足等所致。一般可分為:①肺性發紺:即由於呼吸功能不全、肺氧合作用不足所致。常見於各種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如喉、氣管、支氣管的阻塞、肺炎、阻塞性肺氣腫、彌漫性肺間質纖維化、肺淤血、肺水腫、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肺栓塞、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等;②心性混合性發紺:由於異常通道分流,使部分靜脈血未通過肺循環進行氧合作用而人體循環動脈,如分流量超過心輸出量的1/3,即可出現發紺。常見於發紺型先天性心臟病,如Fallot四聯症、Eisenmenger綜合征等。周圍性發紺:此類發紺常由於周圍迴圈血流障礙所致。其特點表現在發紺常出現於肢體的末端與下垂部位。這些部位的皮膚是冷的,但若給予按摩或加溫,使皮膚轉暖,發紺可消退。此特點亦可作為與中心性發紺的鑒別點。此型發紺可分為:①瘀血性周圍性發紺:常見於引起體循環淤血、周圍血流緩慢的疾病,如右心衰竭、滲出性心包炎、心包填塞、縮窄性心包炎、血栓性靜脈炎、上腔靜脈阻塞綜合征、下肢靜脈曲張等;②缺血性周圍性發紺:常見於引起心排出量減少的疾病和局部血流障礙性疾病,如嚴重休克、暴露于寒冷中和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雷諾(Raynaud)病、肢端發紺症、冷球蛋白血症等。

2000年01月01日 00:00

對於新生兒發紺,要及時給以富氧治療。發紺提示體內缺氧,有可能對新生兒的腦、心、腎、肺等重要器官造成損害,以致影響其智力和身體發育。如果在家庭裡,可以通過吸富氧達到新生兒對氧氣的需要。

2000年01月01日 00:00

發紺也稱青紫或紫紺,是新生兒疾病常見症狀。新生兒是出生以後四周以內的嬰兒。發現新生兒有發紺的症狀,應當立即引起注意,及時就診和治療,以免引起病情惡化。